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4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研究岩滩水电开发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河流梯级开发库区水环境的保护以及水利生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对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水生态进行调查,结合库区建坝后藻类生态学研究数据,分析库区水质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变化特征。【结果】岩滩库区建坝后,而藻类生物量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中有明显差异,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和建坝初期比较,藻类组成中喜静水的绿藻种类增加,硅藻种类下降,但藻类总密度增加明显;藻类密度和主要营养盐无明显的相关性,主要生源要素氮、磷浓度较建库前有较明显变化,特别库区可溶性硝酸盐增加显著,但磷酸盐浓度则下降。【结论】岩滩水电站库区水体营养状况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若有外源性磷进入库区,则极易引发严重的藻类“水华”。  相似文献   
12.
为量化评估增殖放流鱼类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根据广西2013年度中央财政渔业资源保护项目增殖放流鱼类的品种、规格、数量,利用鱼类的生长特征参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通过巴拉诺夫产量方程估算增殖放流鱼类的回捕量以及水生生物营养转换传递参数、成本参数和市场价格。结果显示,该项目增殖放流鱼类回捕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0 29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5;回捕的放流鱼类从水域中提取氮127.9 t,磷25.6 t,碳汇输出1 874.5 t;回捕放流鱼类及存留鱼类共消耗水域底栖动物44 327.2 t;年度放流总生态价值5 775万元。调查结果表明,开展鱼类增殖放流能产生较好的渔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维护渔业生态环境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西江流域广西境内卷口鱼 (Ptychidio jordani) 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化程度,采用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对西江流域广西境内6个江段的139尾野生卷口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线粒体Cytb基因长度为1 053 bp,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1%、27.7%、29.3%、13.9%,其中A+T (58.4%) 高于C+G (41.6%)。共定义20个单倍型,并聚为2个分支,未观察到明显的地理聚群。6个卷口鱼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682、0.0023,其中红水河群体 (单倍型多样性h=0.748 7,核苷酸多样性π=0.003 3) 遗传多样性最高,柳江群体 (h=0.274 4, π=0.000 4) 和左江群体 (h=0.3747, π=0.000 3) 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卷口鱼总体的遗传分化指数 (FST) 为0.461 4 (P<0.01),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分化。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结果显示,左江和柳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而柳江和西江之间最小。AMOVA分析表明西江流域的卷口鱼群体遗传变异一半来自群体内 (53.86%),一半来自群体间 (46.14%)。中性检验 (Tajima's D=−1.082 8, P>0.05;Fu's Fs=−6.572 5, 0.01<P<0.05) 与碱基错配分布分析表明西江流域卷口鱼种群大约在0.07~0.187 Ma经历了种群扩张。综上,西江流域广西境内的卷口鱼柳江群体和左江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总群体分化程度较大,但仍属于一个种群,其中空间距离与地理阻隔对卷口鱼的遗传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水温和光照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密闭流水环境中,设3个水温梯度(14、19和24℃)和3个光照强度(<10、500~600和1200~1300 lx),通过测定进、出水样溶解氧含量而计算乌原鲤鱼种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乌原鲤鱼种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在14~19℃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对应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19±0.07、0.22±0.06和0.29±0.07 mg/(g·h),临界窒息点则表现为24℃(1.5023 mg/L)>19℃(1.4887 mg/L)>14℃(1.2180 mg/L);乌原鲤鱼种耗氧率昼夜节律表现为:1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19℃水温条件下晚上>白天,2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在冬季水温(13℃)条件下,光照强度<10 lx时的乌原鲤鱼种平均耗氧率为0.15±0.06 mg/(g·h),光照强度为500~6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8 mg/(g·h),光照强度为1200~13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7 mg/(g·h);对应的乌原鲤鱼种临界窒息点分别为1.7729、1.2316和1.1639 mg/L,乌原鲤临界窒息点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乌原鲤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适当提高水温有利于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其临界窒息点较高.乌原鲤的高耗氧率和高临界窒息点直接限制其自然种群分布,也是造成其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零换水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系统中, 使用生物填料进行微生物固定化, 并通过泼洒碳酸氢钠(NaHCO3), 将养殖池的碱度分别控制在: T1处理组130 mg (CaCO3)/L; T2处理组100 mg (CaCO3)/L; T3处理组70 mg (CaCO3)/L; T4处理组不调节, 每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在养殖周期内定期检测各水层和各生物填料层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以及水质参数和对虾生长性状参数, 结果表明, T1T2处理组在各水层和填料层的细菌总数和氮循环细菌数量, 显著高于T3T4处理组(P0.05), 总氮浓度、无机氮浓度、对虾体质量增长速度、饵料转化率等参数亦显著优于T3T4处理组(P0.05)。将碱度提高到100 mg (CaCO3)/L以上, 可有效提高高密度养殖系统中固定化微生物的处理效果, 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对北部湾周边两个重要的马氏珠母贝养殖区,广西营盘近海区和广东流沙湾进行了4个季度8个航次的调查,分别采集到浮游植物36属82种和29属69种,绝大多数为硅藻种类,两海区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比较接近。两海区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1×104cells/L和5.3×104cells/L,在夏季和秋季出现高峰。通过对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数量间的回归分析,营盘近海区浮游植物数量受N营养盐及氮磷比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与水温及P营养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而在流沙湾浮游植物数量与这些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表现出海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漓江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江河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数量变动对河流及湖泊水域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资源,在水域水体生产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水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在水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9.
拦河筑坝、兴建水利枢纽工程,有利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对库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水工建筑与生态矛盾的争论,国内国外早已有之,作为水产工作者,现就水利工程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宣讲“水利开发要适度,救鱼工  相似文献   
20.
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津库区米埠坑水库网箱养殖区进行了秋季枯水期水质监测分析,米埠坑水库网篇养殖区溶氧偏低,总氮含量超标。氮磷比极高,磷缺乏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现有养殖容量已超过枯水期水体负荷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