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山东栖霞市盛产苹果,有“中国苹果之都”之称,栖霞人用在苹果上的各种创意也颇有新意. 果树浓缩成盆景.“这盆苹果,你大胆地猜,能值多少钱?”在山东栖霞市博士达示范园,园艺师向参观的游客问道. 摆在游客眼前的这棵苹果树,与以往的粗枝大叶不同,种在一个不大的花盆里,树干足有四五厘米粗,高却不过半米,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么矮的树上竟然结了10多个拳头大的苹果,红灿灿的果实掩映在绿叶中,分外招人喜爱.  相似文献   
22.
桂中地区樱桃番茄新品种的果实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桂中地区温室栽培的优质、特色番茄新品种,提高番茄生产种植效益,本试验对引进的9个樱桃番茄品种从形态特征、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风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粉果小番茄、高档黄果小番茄口感最好,圣玛丽、日红、粉色丽人次之。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栽培目的选择不同的品种。  相似文献   
23.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产业兴旺被列为第一个目标,在实现产业兴旺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分析2004—2019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产值,以及2019年中国食用菌分品种(按大类统计)进出口数据,初步了解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发现中国食用菌产业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业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培育农村三产融合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发掘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三产融合;开启"政企农共建"模式,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等新路径,以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4.
采用半薄切片方法定位,观察了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受精前后雌蕊结构的变化,胚乳和胚的早期发育过程中传递细胞的分化、分布和存在时期,结果表明:柱头、花柱具传递细胞或传递组织;内珠被及珠心的部分细胞.壁内突显著;胚乳外层细胞为传递细胞型细胞;胶囊、中央细胞等均有局部壁内突现象或呈吸器,并且相互消长,文中讨论了传递细胞的分布特点以及对胚胎早期发育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推进智慧农业技术普及,本研究使用湖北省规模养猪户的调研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应用Probit模型进行异质性和影响路径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高规模养猪户对智慧生产技术、智慧管理技术、智慧服务技术和安全追溯技术的采纳意愿,且效应大小排序依次为智慧生产技术>智慧管理技术>安全追溯技术>智慧服务技术。(2)互联网使用对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年龄来看,新一代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智慧生产技术,老一代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余下3种技术;从学历来看,较之于高学历规模养猪户,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规模养猪户4种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均更大;从经营规模来看,小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安全追溯技术,大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余下3种技术。(3)使用互联网能够通过提高规模养猪户对智慧农业技术的技术认知和价值感知间接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26.
采用最常用的3种切片技术对枇杷的花柱、胚囊和胚乳的发育结构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石蜡切片法最适宜于观察枇杷胚胎发主发育的基本过程;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均看到住头乳突细胞,但半薄切片观察乳突细胞更清晰且容易发现传递细胞的存在;超薄切片则能更清楚地显示传递细胞的内构,包括细胞器沿壁内脊附近分布、核瓣裂等特点.半簿切片和超薄切片均证实了花柱管胞的存在及其形态学特征.用石蜡切片易观察到整体胚囊结构并可看到助细胞丝状器,半薄切片很难对胶囊进行全面观察,但能更清楚地显示搜捕到的丝状器及其周边结构;超薄切片因胚囊结构定位不易而难以观察.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均可用在胚乳发生发育的观察上,且三者有一定的互补性,综合应用,效果较佳.文中简要评述了3种切片法的优缺点及实用范围,并讨论了观察的某些重要发育结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27.
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环保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基于湖北省调研数据,遵循"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路径,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将农膜、育苗袋以及农药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弃置于农田的行为,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仅有17.75%的农户会将废旧农膜、育苗袋、农药包装物收集起来卖给收购企业或回收站,其余大部分受访农户选择丢弃,更有12.75%的农户明确表示他们习惯性地将这类农业生产性废弃物随手弃置田间或耕地周边,甚至混入秸秆、畜禽粪便进行堆腐还田处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弃置行为主要受到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庄是否有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到最近公路的平均距离、土地质量变化、水质变化、是否参加生态农业培训以及务农时间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应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建设,开展生态农业相关培训,强化农户环保意识,并建立相关监督制约机制,从而降低农户弃置行为发生的概率,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8.
基于关系与结构嵌入的农户农业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如何在推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兼顾环境保护,构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已是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区别于既有研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引起的内生性,探讨了社会学"强嵌入"因素中的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对农户农业用资材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结构嵌入对农户农业用资材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关系嵌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家庭劳动力数量、兼业、家庭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收入比例等"零嵌入"因素是影响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的关键。基于此,该文认为,应通过建立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与责任监督机制,鼓励农户加强与种养殖大户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等方式改善农户农业用资材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以推进农业产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29.
技术感知、环境认知与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与采纳对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考察技术感知与环境认知对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以中国11省的836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技术感知因素与环境认知因素对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农户群体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每降低1个层次,其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概率就会降低5.93%;农户对环境变化的感知程度每提升1个层次,其采纳意愿会提高12.57%。2)"技术感知易用型"农户的采纳意愿主要受到环境变化感知的影响,而"技术感知难用型"农户采纳意愿则主要受到环境变化感知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3)影响"环境变化敏感型"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是感知易用性,而"环境变化滞后型"农户则主要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经营耕地面积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应对不同类型农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农户的技术了解程度和环境认知水平,从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农户的生态自觉性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好坏产生直接影响,探讨并引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生态自觉性对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意义重大。本文基于1 0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农户虽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认知和生态环保意识,但其生态行为采纳较为欠缺,生态自觉性整体较弱;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均对农户生态自觉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在信任和规范的集群中,来自于特殊信任的影响大于一般信任,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大于正式规范,且群体规范在社会信任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不同代际农民生态自觉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社会信任和非正式规范对老一代农民的生态自觉性影响更大,而正式规范则对新生代农民的生态自觉性影响更大。据此,应构建高度信任的社区环境,提高村庄各主体间信任水平,并在发挥正式规范对农户行为约束的基础上,也要充分重视以声誉机制为基础的非正式规范在推动农户生态自觉性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