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何兵  王军英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4):108-109,132
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破解苏州城乡二元结构提供终极路径,同时也为苏州"三化"、"三农"拓展了发展空间,3年多来,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中,已在城乡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2.
几个一品红品种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一品红 (EuphorbiapulcherrimaWilld .) 5个品种进行 3℃ ,5℃ ,8℃低温胁迫。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各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强 ,可溶性糖增加显著 ,氮代谢明显上升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 ,低温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从各品种的生理特性表现来看 ,自由红和红粉两个品种的耐低温胁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基于智能控制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能够自动完成农业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三个部分,通过传感器采集农田信息,控制模块根据信息进行智能控制,执行模块完成作业任务。该系统具有智能化、高效性、可靠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4.
水蜜桃投产早、产量高,近年来上海地区也陆续引进水蜜桃优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现将水蜜桃生产实践中常遇问题及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5.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丰产优质的突出病害,我省主要发生在沿江及江淮地区。一般年份可导致减产10%~30%,重则减产50%以上,且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1症状油菜地上部均可发病,以茎杆发病损失最大。叶片病斑有同心轮纹,周围有淡黄色晕斑。花瓣染病后呈黄色油渍状小褐斑。茎杆、分枝发病形成水渍状有同心轮纹的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后期形成白色杆腐,纤维外露呈乱麻杆状,茎杆内有大量鼠粪状菌核。2病原物病原物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3病害循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田土壤、油菜堆垛和脱粒场所、病残体肥料中以及混杂在种子…  相似文献   
26.
鸡病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在临床上常有许多相似表现.加之一些合并症又有较复杂的病理变化,要想把每一种疾病--诊断分明并非易事.为了及时对病鸡进行救治,必须运用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技巧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7.
刘新平  何兵 《河南农业》2009,(10):49-49
鸡病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在临床上常有许多相似表现。加之一些合并症又有较复杂的病理变化。要想把每一种疾病——诊断分明并非易事。为了及时对病鸡进行救治,必须运用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技巧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8.
不同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变化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变化的时间动态,探索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为指导太子参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于3个不同土壤养分地块上分别种植太子参,定期监测其根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子参整个生长时期,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均以全磷、缓效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酸性转化酶(S-AI)和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活性变异度最大;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土壤酸性磷酸酶(S-ACP)、土壤脲酶(S-UE)及土壤多酚氧化酶(S-PPO)活性变异度较小;太子参成熟后,细菌和放线菌菌群数量显著增加,真菌菌群数量显著减少。测定的16个土壤环境指标中较多指标间显著相关,出现信息重叠,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基本特征值大于1抽取5个成分,利用5个成分函数表达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得出,各土壤养分含量越高,综合得分值越大,土壤环境越优。上述结果说明:太子参生育期内磷、钾素变化较大,及时补足磷、钾肥可能是改善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方法能客观、高效评价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情况。  相似文献   
29.
研究不同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变化的时间动态,探索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为指导太子参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于3个不同土壤养分地块上分别种植太子参,定期监测其根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子参整个生长时期,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均以全磷、缓效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酸性转化酶(S-AI)和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活性变异度最大;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土壤酸性磷酸酶(S-ACP)、土壤脲酶(S-UE)及土壤多酚氧化酶(S-PPO)活性变异度较小;太子参成熟后,细菌和放线菌菌群数量显著增加,真菌菌群数量显著减少。测定的16个土壤环境指标中较多指标间显著相关,出现信息重叠,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基本特征值大于1抽取5个成分,利用5个成分函数表达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得出,各土壤养分含量越高,综合得分值越大,土壤环境越优。上述结果说明:太子参生育期内磷、钾素变化较大,及时补足磷、钾肥可能是改善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方法能客观、高效评价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情况。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识别新疆乌伦古河流域近30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为指导该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区1989,1998,2006和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综合利用3S技术,监测并分析研究区近30 a LUCC时空演变特征,采用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计算并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结果]①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扩张趋势,水体和湿地面积呈微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呈显著减少趋势,林地面积呈波动增加趋势,草地面积1989—2006年呈减少趋势,2006—2017年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中,耕地净增加量最大(847 km~2),未利用地净减少量最大(744 km~2),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显著区域主要位于福海县、杜热乡和齐干吉迭乡;②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1989年的146.75增加至2017年的168.2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由1989年的2.635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915亿元,净增加0.28亿元。[结论]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及相互转换,研究区土地资源总体处于高强度发展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相应响应,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