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几种热带牧草饲喂肉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四种热带牧草(葛藤、矮象草、皇草、atratum雀稗)饲养肉牛,以评价它们的饲用价值和养牛效果。结果表明:在四种热带牧草中以豆科牧草葛藤最好,它含氮19.63g/kgDM、钙19.2g/kgDM、磷2.5g/kgDM、消化能8.85MJ/kgDM,具有最高的饲养价值,用它作为唯一日粮养牛与其它三种牧草相比可取得最大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在三种禾本科牧草中,矮象草有较好的养牛效果,它含消化能8.97MJ/kgDM、氮8.13g/kgDM、钙7.2g/kgDM、磷2g/kgDM。总的来看,用生长后期的热带牧草养牛应添加一定量的精料补充料,以促进肉牛增霞。  相似文献   
22.
将本地资源丰富的稻草经过氨化处理作肉牛常年粗饲料,是解决我地饲养肉牛粗饲料品质低劣问题的有效方法。稻草经氨化处理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和消化率,改善适口性和增加采食量。氨化稻草质量的好坏主要受氮源、氮添加量及氨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也曾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但多为氨化麦秸、玉米秸等,但研究氮源、氮添加量及氨化时间等对氨化稻草中氮沉积量、粗纤维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影响方面的试验研究报导尚少.  相似文献   
23.
饲料对生猪养殖小区粪便产量及粪便污染物背景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连续3d收集保育猪、育肥猪和妊娠母猪的饲料和粪便,研究常规生产条件下各阶段饲料对生猪粪便产量和粪便污染物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头生猪的鲜粪平均收集量分别为:保育猪0.21~0.69kg/d、肥育猪0.51~1.64kg/d、妊娠母猪1.16~1.83kg/d;同一季节粪便的含水率、全氮、有机质、铜和锌浓度的变化趋势为:保育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全磷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保育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在常规生产条件下饲料营养和饲喂水平对粪便产量及粪便污染物含量有重要影响,饲料营养和饲喂水平是控制生猪清洁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旨在探讨给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粪便形态和乳汁质量的影响。将15头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分配到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Ⅱ组和Ⅲ组母猪每头每天分别补饲0、0.25和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试验从母猪妊娠期的第85天开始到产后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1)给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能改善母猪的粪便形态。2)Ⅲ组母猪初乳中乳蛋白质、生长激素、胰岛素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Ⅱ组和Ⅲ组母猪第10天乳汁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第21天乳汁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母猪第21天乳汁中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能减少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便秘的发生,并不同程度地改善母猪乳汁质量。  相似文献   
25.
26.
为开发袋装流质饲料,将自来水和哺乳乳猪全价配合粉料按4:1比例装入蒸煮袋内后用封口机封口,浸泡40min后立即将蒸煮袋放入温度为90℃的蒸饭箱内在常压下用蒸汽蒸煮40min,并分别测定第1、15和30d哺乳乳猪袋装流质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生物含量;另外,将哺乳乳猪袋装流质饲料开袋后分别放在猪场内和冰箱内(6℃),测定第24h后袋内哺乳乳猪流质饲料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蒸煮和延长贮存时间会降低袋装流质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同时蒸煮可有效杀灭饲料中的微生物,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有些微生物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已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养猪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猪血痢就是其中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8.
试验研究外源精胺的添加剂量与时间效应对哺乳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为降低"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将6头体重和膘情相近、与配公猪相同、胎龄为3且分娩时间相近的(长白×大约克)哺乳母猪随机分成I、II和III三个处理组,处理组间的仔猪初生重和7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每个处理组设2个重复。在仔猪出生后的第7 d起开始补饲添加不同剂量精胺的哺乳仔猪饲料,其中I、II和III组哺乳仔猪分别补饲精胺添加量为0、3.0、6.0 mg/kg的全价饲料至第28 d断奶结束,在断奶时分别从每窝仔猪中各选1头与平均体重相近的仔猪进行抽血并屠宰,用于测定血浆皮质醇、胃肠道的重量和长度。结果表明,在哺乳仔猪饲料中添加6.0 mg/kg的精胺能显著(P<0.05)提高哺乳仔猪的空肠重量和十二指肠长度,但三个精胺处理组间的哺乳仔猪血浆皮质醇含量、消化道pH值、胃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哺乳仔猪饲料中添加精胺有利于促进哺乳仔猪肠道的发育,增加肠道的重量和长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干清粪+水冲"生产模式条件下生猪养殖小区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染物产量和浓度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连续3d利用量水槽测量生猪养殖小区的污水产生量,同时采集污水样品用于测定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水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凯氏氮、总P、Cu、Zn和K的浓度。[结果]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每头猪每天的平均污水产生量由原来的(6.25±0.57)L减少为(5.68±0.58)L;除氨氮浓度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化学需氧量、总P、Cu、Zn和K的去除率分别为67.21%、50.83%、78.28%、77.47%和20.92%。[结论]沼气池在净化猪场污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生猪养殖小区的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后其污染物指标未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30.
何余湧  王博  刘晓兰 《饲料工业》2005,26(23):14-15
经过近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和饲料业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丰富人们的菜蓝子、餐桌子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人们不再担心有没有肉吃:而是担心这肉奶蛋能不能吃;担心生存环境是否受到畜禽排泄物的污染。所以我国的畜牧业已经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我们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大数量与低质量的问题;抗生素与违禁药品的使用问题;营养水平的提高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