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不同凤梨品种叶缘变化规律,探讨叶刺性状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4种凤梨属植物共计14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调查叶缘类型、叶刺形态,并以2个不同叶缘类型的品种为材料比较吸芽繁殖和组培繁殖对叶缘性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根据叶刺着生的位置、密度和有刺叶片所占比例等差异,可将凤梨植株的叶缘划分为完全无刺、仅叶尖有刺、偶尔有刺、偶尔无刺和全株有刺等5种类型;进而将凤梨品种划分为全株有刺、完全无刺和中间类型3类。全株有刺、完全无刺类型品种无论以吸芽繁殖还是组培繁殖,其后代叶缘类型稳定;而中间类型品种的无性繁殖后代则叶缘性状不稳定,即使以中间类型品种中完全无刺的吸芽进行繁殖,后代中仍然会出现仅叶尖有刺、偶尔有刺、偶尔无刺等3种叶缘类型的植株。叶刺是由叶片细胞向外延伸而形成,表面由一层较厚角质层所包裹,向上弯曲呈钩状,开张角度22°~55°,间距1.99~9.72 mm,长1.14~2.46 mm。将中间类型品种‘MD-2’中的全株无刺类型植株通过"以芽繁芽"方式增殖8~10代时,所得组培植株的叶缘有刺率平均4.3%;若不加选择地使用无刺或有刺的吸芽进行组培,8~10代时有刺率达47.78%,有刺率与田间吸芽繁殖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按叶缘状况可将凤梨属品种划分为全株有刺、完全无刺和中间类型3个种,无性繁殖时中间类型品种的叶缘性状不稳定。  相似文献   
32.
以2 a生的也门铁及其嵌合体变异品种‘金心也门铁’和‘金边也门铁’为试材,研究了也门铁及其嵌合体的主要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结果表明:‘金边也门铁’叶片变异(黄色)部分叶绿素合成在PBG与UrogenⅢ之间受阻,‘金心也门铁’叶片变异(混合)部分的叶绿素合成在UrogenⅢ与原卟啉之间受阻,导致颜色发生变化;‘金边也门铁’叶片绿部、‘金心也门铁’叶片绿部及也门铁三者之间的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大,所以三者都呈绿色。  相似文献   
33.
枣树果核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18个主要枣树品种果核的调查分析表明,核重与果重,果形指数,核壳厚比正相关,核壳厚小于0.4mm的属软核品种,核形主要受果形的影响,核形指数与果形指数,核壳厚成正相关,核果比主要受含仁率,果重,核形指数的影响;有7个品种含仁率未超过10%,9个品种具双仁现象,11个品种有胚退化后残留下的种皮,所谓“无核枣”仍具核,只是核不发达,较小而薄,在实际工作中,宜把鲜核果比小于2%,核壳厚小于0.  相似文献   
34.
对定植1年的枣幼树整形结果表明,定干口下3个二次枝均可作为主枝基段培养,只要其短截处直径在0.2cm以上,便可从剪口下第1节抽生枣头。该枣头生长量与二次枝粗度和主干粗度成正比,与二次枝的保留长度和二次枝离定干口的距离成反比。据此可使枣树提早1~2年成形。  相似文献   
35.
菠萝体细胞胚发育过程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神湾’菠萝(Ananas comosus‘Shenwan’)愈伤组织为材料,对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石蜡切片研究。结果表明,菠萝体细胞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原胚、球形胚、梨形胚、笋形胚和成熟胚等5个时期。原胚是由胚性细胞分化和分裂形成的多细胞结构,呈棒状至纺锤形,最粗处直径50 ~ 200 μm,灰白色,细胞较均匀一致,未出现组织分化。球形胚近球形,直径200 ~ 500 μm,已开始组织分化,在后期能清楚观察到一些原维管束组织存在。梨形胚呈上细下粗的梨形,长600 ~ 1 000 μm,最粗处在胚体中下部(直径400 ~ 800 μm),已经具备轴向性和双极性,子叶原基组织呈帽状将胚芽原始体包在其中。笋形胚似冬笋状,长1 000 ~ 2 000 μm,下部最粗处直径600 ~ 1 000 μm,后期子叶原基、胚芽鞘原基和胚芽原基已清晰可见。成熟胚长2 000 ~ 4 000 μm,下部最粗处直径1 000 ~ 1 500 μm,胚芽端已具子叶、胚芽鞘、叶原基和胚芽生长点,而胚根原基分化较慢,外围有一层胚根鞘组织。胚芽和胚根内源生,子叶衣领状,第一枚叶(胚芽鞘)基部鞘状,胚轴短,叶原基呈莲座状着生在上胚轴顶端,是菠萝体细胞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6.
‘金筒菠萝’是从广东省中山市‘神湾’菠萝的无性繁殖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育成的菠萝新品种,丰产稳产,果实短筒形,平均单果质量720 g,果皮、果肉金黄,肉质爽脆,香气浓郁,纤维含量少,果心较爽脆,适宜广东省菠萝产区种植。定植第二年产量约37 485 kg·hm-2。  相似文献   
37.
[目的]筛选金边也门铁花叶性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探索也门铁叶色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基于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cDNA-AFLP),利用64对EcoR I和Mse I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分析金边也门铁叶片绿色与黄色部分组织cDNA,经筛选、回收、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利用6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726条可分辨的条带,并获得58条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DFs),其中12条TDFs为特异性表达.12条特异性TDFs中,5条TDFs具有同源序列,另外7条TDFs无同源序列,为未知功能基因.在叶片黄化部位特异表达同源性为96%的TDFs序列M8E3B-2和M8E3B-3与大丽花花叶病毒Holland包涵体蛋白基因、紫茎泽兰明脉病毒基因、洋丁香黄化卷叶病毒基因等花椰菜花叶病毒科病毒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M8E3B-2和M8E3B-3两条TDFs序列或来源于一种花椰菜花叶病毒科病毒基因,且有可能参与了金边也门铁花叶叶色性状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8.
“三华李”是原产广东翁源一带的中国李的农家品种。1996年从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三华李”鸡麻李类型中发现的一株变异,2000年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区域栽培试验.证明其遗传性状稳定,经济性状优良,果肉白中透红,  相似文献   
3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测定了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枣叶、枣果和枣落果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枣果中GA含量高于同期枣叶和落果中的含量,保证果实生长和碳同化物向果实转移,随GA含量迅速提高,枣果开始快速生长.枣果发育期内IAA含量有两次低谷期,枣花受精后,幼果中IAA含量开始下降,5月20日前后为其第一个低谷期,含量为1.71μg/10gFW,其后含量开始回升,6月20日前后为其第二个低谷期,含量为2.58μg/10gFW,此时与叶片中IAA含量差异最大.ABA含量在枣叶和枣果中含量很低,因此枣座果后,幼果中低含量的IAA和ABA不利于枣胚的发育,导致胚早期败育,造成大量落果,7月10日后,枣果中较高的ABA有利于果实中物质转化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内源IAA、GA和ABA的平衡作用有利于枣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0.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时不定芽的分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枣树色白、结构紧密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不定芽的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MS(NO-3/2)作基本培养基,并附加KT4.000mg/L,ZT1.750mg/L和NAA0.015mg/L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不定芽分化效果,鸡蛋枣和无核小枣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达到30%,22%,其它品种再生频率低于15%,不定芽在MS(NO-3/2)+NAA0.015mg/L+ZT1.750mg/L+KT4.000mg/L+AgNO32.000mg/L的培养基上能获得最高的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