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6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为了掌握健康牛网胃、皱胃的运动规律及其X线影像特征,运用日本带广畜产大学的大型X诊疗车对该校80头乳牛的网胃和皱胃运动进行了长期观察。结果发现,由于网胃的网格里有沙粒、细石和金属异物等存在,使网胃的影像清晰可见。网胃的 两相收缩,即从运动休止状态开始沿着膈的方向进行第一阶段的收缩,稍为停顿后,再继续第二阶段强有力的收缩。皱胃底部常积有一定量的泥沙以金属异物等,使得皱胃更易被辨认。.  相似文献   
223.
为了掌握健康牛网胃、皱胃的运动规律及其X线影像特征,运用日本带广畜产大学的大型X线诊疗车对该校80头乳牛的网胃和皱胃运动进行了长期观察。结果发现,由于网胃的网格里有沙粒、细石和金属异物等存在,使网胃的影像清晰可见。网胃的运动为两相收缩,即从运动休止状态开始沿着膈的方向进行第一阶段的收缩,稍为停顿后,再继续第二阶段强有力的收缩。皱胃底部常沉积有一定量的泥沙以及金属异物等,使得皱胃更易被辨认。  相似文献   
224.
牛体外受精胚抗冻性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 199、SOFaa(aa :aminoacids)和SOF对牛体外受精卵进行发育培养 ,比较了这 3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囊胚冷冻存活率 ,并采用脂肪颗粒染色法初步分析了影响胚胎抗冻性的原因。 3个处理组的冷冻存活率分别为78.5 %、46 .4%和 17.3%,三者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孵化率分别为 41.9%、2 3.2 %和 0 ,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7枚经M199培养的囊胚均呈现均匀的小脂肪颗粒 (直径 2 .5 μm左右 ) ,SOFaa培养的 11枚胚胎中有 1枚呈不均匀的大脂肪颗粒 (直径 6 .3μm左右 ) ,其它 10枚呈均匀的小脂肪颗粒 ,而SOF组则有 84.6 %(11/13)的胚胎呈大脂肪颗粒。由此可见 ,3个处理组的胚胎冷冻存活率与小脂滴胚比率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 ,脂滴大小与胚胎抗冻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小脂滴胚较大脂滴胚具有更强的抗冻能力 ;发育培养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培养液以及氨基酸的添加能影响胚胎内脂滴的大小 ,从而影响胚胎的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225.
近年来,饲养肥育牛农户转向大型化,随着交通的发达,不断从远地购入大量牲畜,并常于购入后就发生各种疾病,使饲养户遭到极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在饲养育肥牛的农户见到才购入牛发生病原完全不同的呼吸道疾病和坏死性肠炎的病例。本文报告关于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及其概要。  相似文献   
226.
鸡蛋感染沙门氏肠炎菌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和腹泻事件,近年来在欧美国家明显上升,致使鸡蛋消费量下降,给养鸡和鸡蛋经营者带来严重损失。日本往年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很少,但在1989年5月~10月期间增多,特别是沙门氏肠炎菌中毒病例有所增加。分析表明,中毒明显与鸡蛋有关。  相似文献   
227.
本文利用大豆籽粒贮藏蛋白质7S低下变异系统“LA”与省内品种丰交7607和通农9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8个稳定的优良品系所组成的“7S变异系统”,进行了有关含硫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以及相关遗传进度分析.结果表明:(1)脱氨酸、蛋氨酸、含硫氨基酸的遗传力、遗传进度比较低;(2)它们与一荚粒数和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相关系数比较大,而与株高和百粒重的遗传相关则较小;(3)就相关遗传进度而言,含硫氨基酸与一荚粒数的相关遗传进度较大,而与蛋白质、株高、百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较小.  相似文献   
228.
水稻起源于何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栽培稻的起源地通常被认为是从印度阿萨姆到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一带的亚洲内陆山地。以渡部忠世为代表的“云南——阿萨姆”起源说至今仍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根据中国考古工作的结果,证明中国的稻作最早开始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云南省所在的西南部则比这一带要迟3000年左右。于是中国考古学者提出  相似文献   
229.
河姆渡碳化稻中普通野生稻谷粒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亚洲栽培稻(O.sativa 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中国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的观点已被世人所公认。关于我国栽培稻的具体起源地,主要有:五十年代的华南说,七十年代的云贵高原说,八十、九十年代的长江(中)下游说,迄今尚未定论。长江(中)下游说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明确在远古的新石器时期(7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曾经生长、繁衍过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230.
杨树花药培养时诱导愈伤组织和器官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杨树杂种,日本山杨×大齿杨(Populus Sieboldii X P.grandidentata)3株,马氏杨(P.Maximowiczii)和美州黑杨(P.deltoides)雄株各一株,研究了花药诱导愈伤组织和生长调节物质对器官分化的效果。基本培养基采用了WOLTER和SKOOG培养基(WS——培养基)和MILLER培养基(M——培养基),生长素采用了NAA(萘乙酸),IBA(吲哚丁基酸)、2.4——D(二氯苯基乙酸),细胞分裂素(cytokinin)采用了BAP(N~6——benzylaminopurine,苄胺基嘌哈),组合成各种浓度加进去了。得到的结果如下: 1)植物生长素类和BAP混合使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对杨树杂种只是在低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