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46篇
  33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针对MEMS陀螺仪输出信号中含有的随机漂移噪声造成海参捕捞装置惯性导航精度明显下降的问题,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Kalman滤波算法,对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噪声的削减问题进行研究。以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实测数据和三维电子罗盘测量的姿态角为样本,对本研究的低成本陀螺仪的降噪效果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降噪处理后的陀螺仪随机漂移信号的方差比陀螺仪原始采样信号的方差降低1个数量级,显著改善了陀螺仪随机漂移数据的精密度;2)以高精度三维电子罗盘实测的姿态角作为参考基准,将降噪后的陀螺仪随机漂移数据导入捷联惯导姿态更新算法程序,在300s时间内,解算出的俯仰角、横滚角和航向角的均方根误差RMSE全部小于1°;与降噪前相比,相应的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的RMSE分别降低了170.5、97.6和42.5倍,明显提高了惯性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02.
基于MOD16的关中地区实际蒸散发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新型MOD16遥感数据集,在产品数据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利用GIS与RS技术统计分析关中地区2000—2012年间实际蒸散发(ET)时空演变特征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差异。结果表明:(1)MOD16-ET在关中地区数据精度良好,验证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0.38%和0.69;(2)关中地区多年ET均值为520.05 mm·a-1,空间分布大致呈西南-东北递减的三级阶梯格局,四季ET空间分布与多年平均情况基本一致。(3)ET空间分布受地表覆盖类型影响显著,各地类蒸散强度排序依次为林地(623.67 mm·a-1)草地(504.51 mm·a-1)园地(460.86 mm·a-1)农田(448.89 mm·a-1)裸地(408.77 mm·a-1);(4)关中地区ET年际变化趋势以0.87 mm·a-1的速率增加,空间分布呈东部减小西部增加的趋势,其中春、夏季变化区域面积比例较大且以增加趋势为主,秋、冬季节绝大部分地区ET年际变化不甚明显。关中地区年内各月ET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蒸散量主要集中于夏季。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放牧系统中优势植物个体性状的响应机制和方式,可为草地持续利用及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在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站以连续5年放牧的典型草原中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放牧模式下羊草的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等个体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羊草植株变矮,冠丛幅降低;放牧改变了羊草生物量分配,增加了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羊草地上部对放牧干扰响应强烈,地下部对放牧响应较地上滞后,根系含水量有随放牧强度加大而增加的趋势。羊草个体性状对不同放牧模式有着不同的适应策略,对秋季重度放牧方式响应强烈。  相似文献   
104.
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其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进行盐旱交叉处理,测定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减少;脯氨酸含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先上升后下降.[结论]盐旱双重胁迫下,玉米对盐分和干旱胁迫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水分胁迫可增加玉米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5.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中能量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理型雄性不育机理,以化学杂交剂SQ-1为诱导剂,构建了普通小麦西农1376不育和可育生理系,用RT-PCR技术分析了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和NFUDP4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不育和可育花药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同期对照相比,GAPDH和NFUDP4基因在不育花药单核期到三核期均下调表达,其中在大量花粉粒败育的单核期,GAPDH下调表达尤为显著.因此,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败育过程中,一方面由于GAPDH基因表达受抑制,使糖酵解受阻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另一方面,NFUDP4基因下调表达,可能引起线粒体某一Fe-S族蛋白装配需要的分子骨架减少而使其数量不足,从而可能引起Fe-S族蛋白参与的生化反应减弱,如呼吸链电子传递受阻引起能量供应不足,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医德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品德。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人,众所周知,医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同样,医德的好坏,也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医德不过硬,业务能力也难以精深。  相似文献   
107.
观察母兔妊娠20、26、29天和15、30、60、90日龄八点黑獭兔的子宫组织,以探讨八点黑獭兔子宫的形态学发育特点。结果表明:獭兔的子宫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内膜的粘膜上皮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逐渐分化成紧密规则的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在15~30日龄之间出现.内含大量间质细胞;妊娠期固有层发生水肿和充血;子宫肌层在幼龄时分层不明显,各层肌纤维互相交织,随平滑肌细胞分裂增生,3月龄时肌层出现明显的内环、外纵两层,中间形成一层环状排列的血管:獭兔出生后其子宫内膜腺由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陷形成,随后腺上皮细胞经有丝分裂增生,15日龄幼兔已形成单管子宫腺。该研究结果可为兔的解剖学、生殖生理学增添新的内容,也为进一步研究兔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8.
在杂交小麦选育中,为了更好地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研究与不断挖掘新的不育细胞质类型及其对应育性恢复基因以改良现有不育资源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对具有山羊草属细胞质的四类不育系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RAPD分析,分别比较了具有同一细胞质背景的山羊草、雄性不育系,以及该类不育系与恢复系组配的可育杂种F1的mtDNA的变异性.结果显示,供试山羊草与其对应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mtDNA上存在明显多态性,表明不育系在质核互作的影响下很可能已导致mtDNA发生变异:而不育系与对应的可育杂种F1在mtDNA上也存在多态性,同样表明育性恢复核基因对不育系进行育性恢复的过程中亦可能引起mtDNA发生相应变异;mtDNA变异很可能涉及到不育系育性本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9.
小麦品种轮选518的选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选51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主持选育的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0.
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 WinQTLCart2.0 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B2、C2、G和H1染色体的连锁群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异黄酮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蛋白质脂肪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部分基因定位结果与其相关性分析是一致的,其结果对大豆品质育种应用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