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基于GIS和模糊物元分析法的农用地定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聂艳  周勇  于婧  任意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97-300
利用Arc/Info GIS和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江汉平原后湖地区农用地进行了定级评价,从而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促进农用地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样区土地质量影响因素和因子;利用Arc/Info软件矢量化提取相关图层后,对道路、水渠作缓冲区分析和多图层叠加确定评价单元;根据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应用模糊物元分析法求出定级因子的权重和各评价单元的关联度;根据总分值频率直方图划分农用地级别,并实现定级结果图的自动输出。定级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后湖地区农用地质量中等偏上,一到四级地分别占9.67%,43.15%,33.53%,14.19%,该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另外,利用GIS和模糊物元分析法能快速准确地获取评价数据和确定评价单元,提高了农用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25年来褐土区土壤养分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土是中国小麦与玉米产区的重要土壤类型之一。为了探明我国褐土养分和肥力的演变特征,科学合理地指导褐土施肥,本研究分析了1988-2013年间褐土中的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以及土壤p H值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了6个肥力指标对褐土综合肥力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褐土有效磷含量从8.8 mg·kg~(-1)上升到30.9mg·kg~(-1),显著上升(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从监测初期70.75 mg·kg~(-1)上升到162.20 mg·kg~(-1),显著增加(P0.05)。土壤p H值下降了0.35个单位(P0.0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褐土肥力主要贡献因子为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褐土区土壤养分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土壤肥力总体上得到了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褐土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大有机肥的投入,对提高褐土的综合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克山县耕地肥力要素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监测和评价土壤肥力特征,是高效土壤管理的基础。运用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县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明晰县域土壤肥力质量特征。该县耕作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4.32 g/kg、195.91 mg/kg、29.05 mg/kg、184.56 mg/kg,总体地力水平为中等。主成分分析1~6主成分解释了64.1%方差变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具有相似肥力特性的行政单元进行分类指导管理,针对土壤肥力分析结果,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需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重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适当控制氮、磷肥施用,推进秸秆还田,为提高各乡镇耕地质量提出相关建议,为科学施肥和土壤培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有机水溶肥对芒果生产的应用效果,以"桂七""台农"为供试品种开展了有机水溶肥小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对芒结果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促进果实生长膨大,增加果实横径,增加果实的重量,从而改善芒果经济性状,提高芒果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桂七"芒每666.7m2增产130.4kg,增幅11.56%,...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同地区土壤养分的差异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我国东北、西北、华北、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农田的190个土壤质量监测点20多年来的土壤养分观测数据进行区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南、华北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986~1997年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华东、东北区有下降趋势,西北、西南区基本稳定;1998~2006年各区变化不大,基本平稳.全氮、碱解氮与有机质含量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20年来不同地区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各区域均稳中有升.1986~1997年除西北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外,其他区域基本稳定;1998~2006年,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变化也不大.总之,不同地区的土壤有效磷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其它土壤养分指标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农田土壤微量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智  任意  鲁剑巍  郑磊  苗洁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土壤学报》2016,53(6):1489-1496
为了更好地掌握长江中游土壤肥力状况,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41 943个土壤样品的微量养分(铁Fe、锰Mn、铜Cu、锌Zn、硼B)含量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土壤有效态Fe、Mn、Cu、Zn、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27.2、3.05、1.71、0.41 mg kg-1。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Fe、Mn均以江汉平原区较低,Zn以湖南省较低,Cu、B空间分布较为不均;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微量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Fe、Mn、Cu含量为缺乏或严重缺乏的面积比例分别降至0.1%、2.2%和0.1%,而Zn和B分别为30.8%和17.7%。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土壤微量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微量养分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亟须根据土壤微量养分的分布特征进行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地被菊花粉生活力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粉生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被菊杂交育种效率的高低或成败.快速准确测定不同地被菊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可为正确选择杂交组合和授粉时间等提供参考依据,也是保证杂交育种顺利进行的关键.采用ME3液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地被菊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时间、适宜培养基和影响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90 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土壤生产力提升和稳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过去30年间常规施肥条件下,褐土生产力的变化,厘清影响褐土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为褐土的培肥改良和生产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全国28个长期定位试验点的褐土定位试验,分析了29年 (1988—2016) 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两个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地力和施肥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结果】 1) 不施肥处理小麦和玉米产量均为先降低后缓慢升高,均值分别为3175和4056 kg/hm2;常规施肥处理小麦产量逐渐升高,玉米产量趋于平稳,均值分别为6124和7432 kg/hm2;小麦和玉米的增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均值分别为2901和3429 kg/hm2。施肥提高了作物产量的可持续性指数 (SYI),小麦和玉米SYI值分别为0.57和0.54,分别提高了54.82%和52.49%;降低了变异系数 (CV),小麦和玉米分别降低了44.70%和40.77%。2) 褐土区小麦季和玉米季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3.0%和54.2%,变异系数分别为41.2%和37.6%。肥料总量的农学效率,小麦先升高后降低,均值为6.36 kg/kg,玉米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均值为13.89 kg/kg。氮肥农学效率随施肥年数增加而降低。3)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小麦产量的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1.729%,影响玉米产量的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67.948%,对于两种作物,有机肥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 【结论】 褐土区土壤生产力受有机肥用量和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大,因此褐土区生产力的提高与地力的提升和肥料的科学施用密切相关。地力提升可以采取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措施;肥料施用需要适当提高磷肥的比例,降低氮肥的比例,同时适当提高有机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基于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定量测算了湖北省潜江市1995—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进行了空间表达与制图。结果表明,1995—2015年,潜江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急速增加-锐减-缓慢增加的变化趋势,主要归结于林地、水体及湿地面积的波动;空间分布格局产生明显变化,高值区趋向集聚分布于市域中部偏西南方向,低值区明显增多,逐渐呈条状分布于中心城区;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呈增强的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影响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本文从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我国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与用途管控的主要措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