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在分析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的基础上,探究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气候变暖、病害生理小种变化、轮作倒茬不及时、播种带菌种薯、栽培管理不当、施肥不当、综合防治重视不够等。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尽可能多措施、全生育期配套使用,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以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种薯处理、提前预警、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为重点,轮作倒茬、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配套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是一项改善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解决薯块气孔严重外翻,减轻种薯窖藏病害,提高种薯质量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每667 m~2种薯产量达3 443 kg,较传统种植增产47%,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属高寒山区,海拔1 930~3 941 m,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5.7℃,具有天然的马铃薯高山隔离繁育条件,是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区农民种植马铃薯,存在种薯质量差、栽培模式落后、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不科学、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问题,可通过推广应用优良种薯、马铃薯垄沟和垄作栽培模式以及大垄单行标准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挥渭源县高寒山区富含钾素、土壤肥沃、雨热同步,十分适合马铃薯种植的气候与地域优势,近年来结合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助推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试验示范和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6种马铃薯高产高效创新栽培模式,推广于不同种植区域,实现了马铃薯均衡优质生产和高产高效的目的,平均每667 m2生产优质薯2.1 t,收入3 000~5 000元,高产田667 m2产3.0~3.5 t,马铃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15.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分别为引起半夏块茎腐烂病和疫病的病原,为探索半夏在受到这2种病原侵染时的生理生化反应,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寄主防御酶活性在块茎腐烂病和疫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半夏在接种2种病原菌后,分别于第2天和第3天出现发病症状,第5天病情指数分别高达70.3、70.6;SOD活性都于接种后第1天达到高峰,POD活性都于接种后第3天达到高峰,CAT活性都于接种后第2天达到高峰,PAL活性分别于接种后第2天和第3天达到高峰,而PPO活性分别于接种后第3天和第4天有小幅上升。初步表明,在寄主显症之前或发病初期酶活性达到高峰的SOD、POD、CAT、PAL在半夏抗病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半夏抗病种质筛选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13-2018年对甘肃地区党参根腐病发病危害情况、病源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可分为急性青枯型和慢性黄腐型,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栽植方法不当是引起党参根腐病大面积发生的危害的直接因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覆盖锯末栽培半夏密度与鲜产量、经济性状、繁殖系数间的关系,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论表明:覆盖锯末栽培半夏的合理密度为3 200~4 000 kg·hm-2,不仅半夏产量较高,半夏等级和繁殖系数也均处较佳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仲彩萍  孙新荣 《蔬菜》2022,(3):45-47
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轻植物病害、提升高寒阴湿区种植业收益,在"马铃薯—青豆(菜用蚕豆)—当归"常规栽培模式中引入了高原夏菜——花椰菜,总结出了"花椰菜—马铃薯—青豆—当归"轮作栽培模式,有效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使得当归麻口病发病率低于30%、马铃薯黑痣病发病率低于8%、青豆根腐病发病率低于5%,每667 m2纯收益增...  相似文献   
19.
自2013年起, 甘肃定西地区种植的党参出现了严重的死苗、烂根现象, 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并确定适宜的防治药剂, 在多年种植党参的田块进行调查、采样和防治试验研究。根据大田调查结果和发病症状分析, 发现该病害可分为急性青枯型和慢性黄腐型;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 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确认, 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党参急性青枯型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慢性黄腐型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 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8%噻灵·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对两种病原的抑制效果均较好, EC50均低于1.0 mg/L; 大田防治试验表明, 18%噻灵·咯·精甲悬浮种衣剂200倍液、300倍液、600倍液对根腐病防效分别为81.78%、70.22%、64.03%。  相似文献   
20.
自2013年起,甘肃地区党参出现了严重的急性青枯、烂根现象,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和防治药剂,在定西多年种植党参的田块进行采样、分离纯化、鉴定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党参青枯型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首次将该病害定名为急性青枯型根腐病;室内药剂筛选表明,25 g·L~(-1)咯菌腈、6.25%精甲o咯菌腈、18%噻灵·咯·精甲对F.oxysporum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1355、0.2720、0.5929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