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50篇
  93篇
综合类   592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PCR-DGGE以及稀释平板法等现代和传统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分土壤生物学性状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对林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效果虽逊于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此外,桉树人工林土壤中涉及碳、氮、磷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低于天然阔叶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同样表征土壤肥力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指标也逊于天然阔叶林,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在两种人工林之间无规律性的差异。同时,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以及均匀度(EH)指数均逊于天然阔叶林,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桉树对林地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虽不及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林的生态效应相仿。  相似文献   
22.
芹菜对铁的吸收及铁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节水培营养液中铁浓度分别为0,0.7,1.4,2.8,5.6,8.4,11.2和14.0.mg/L的8个水平种植4个芹菜品种,研究了不同铁供应水平对芹菜生长和植株铁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7mg/L浓度下,芹菜生长良好,没有表现缺铁症状,1.4mg/L浓度时,叶片中的铁含量达最大值,2.8mg/L浓度下,芹菜产量,Vc、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在各铁供应水平下4个芹菜品种均未出现铁中毒现象。供铁以后,其供应量对芹菜叶中钙、镁含量影响不大;锌含量与营养液中铁浓度呈负相关,铁锌之间表现出离子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不同玉米品种间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通过品种间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性比较,对10个玉米品种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们的遗传相似程度,为玉米栽培育种和种子纯度鉴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酯酶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酶带数、酶带迁移率和酶带的活性上;在亲缘关系方面,沈137与051176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05AY2与05AY1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紫丁糯4号、皖糯1号与天4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4.
我国农田养地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养地制度是农田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壤耕作制、农田施肥制、农田灌溉制,以及作物病、虫、杂草防除制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养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将我国农田养地制度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以有机肥为主养地阶段(1949-1977年);第2阶段,有机无机结合养地阶段(1978-1991年);第3阶段,以化肥为主导养地阶段(1992-2000年);第4阶段,生物生态综合养地阶段(2001年-),并对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5.
论大力发展多熟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熟种植是中国传统农业精华所在,多熟种植遍布世界各地,多熟种植是一项资源节约型农业增产技术。为了促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大力发展和推广多熟种植技术,要求具体做到:(1)发展间混套作技术,推广间混套作模式;(2)提高复种指数,优化复种方式;(3)实行轮作换茬,实现年年增产;(4)用养结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氧硫化碳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溴甲烷替代熏蒸剂,在水果检疫处理中可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25℃条件下不同剂量氧硫化碳熏蒸处理对苹果主要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苹果呼吸作用在熏蒸过程被显著增强,却在储藏期间被抑制;熏蒸处理对储藏期苹果的失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熏蒸处理对储藏期苹果的硬度、可溶性糖和总酸度均无明显影响;90 g/m3的氧硫化碳熏蒸4h,苹果表皮无药害.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四川省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主产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年突显出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该研究运用SWOT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并针对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8.
基于流固耦合的除杂风机应力应变及模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除杂风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叶轮在运行中的应力应变对除杂风机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叶轮振动是风机的常见故障,所以流固耦合条件下的除杂风机叶轮变形及振动分析对甘蔗收获机除杂风机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除杂风机叶轮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在流固耦合作用下会发生弯曲扭振变形,最大应力分布在叶片与轮毂的交界处,最大应变分布在叶片外缘处;所设计的叶轮最大应力为21.48MPa,小于材料极限应力,而工作转速也远离振动转速,均满足工作要求。该研究为甘蔗收获机的除杂风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氮空间调控对机采棉群体塑造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陆中66号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膜内不同滴灌带条数,分别为2、3和5条(分别标记为G2、G3、G5);副区为不同施氮量,分布为0、238、317、396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研究棉花生育期内不同水氮处理对群体指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农学效应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机采棉群体塑造影响极显著,滴灌带布置条数对茎粗和果枝始节高度有显著影响;增加布管数量和施氮量可增加机采棉的叶面积指数,并在生育中后期达到显著影响;机采棉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和籽棉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单峰趋势,在N2水平下有最大值;滴灌带条数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果枝始节果枝始节高度、吐絮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结论】水氮空间调控会显著影响棉花群体塑造和产...  相似文献   
30.
根据甘蔗收获机切割器动态分析结果中应力集中区域较多、振动较大的问题,针对减小甘蔗破头率和能耗及提高整体刚度的需求,在满足工作条件的情况下,以最小柔度为优化目标,对切割器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以优化所得构型为基础,提取并建立切割器新模型。最后,对新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割器的1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0.05%,2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5.15%,Z向位移和综合位移分别减少了55.58%和44.58%,质量也减少了3.37%,应力集中区域刚性得到明显提升,为同类甘蔗收获机切割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