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8篇 |
农学 | 27篇 |
基础科学 | 30篇 |
40篇 | |
综合类 | 229篇 |
农作物 | 28篇 |
水产渔业 | 20篇 |
畜牧兽医 | 116篇 |
园艺 | 47篇 |
植物保护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针对我省水土流失现状,立足于侵蚀丘陵地,采取改造,转化,完善的技术路线,选择“林-果-药”和“果-肥-药”两种综合治理模式,探讨马尾松疏林地和荒坡地综合治理改造的可行途径,经过近四年的试验,建立和掌握了多层次,多树种,多时效集约经营的立体种植模式和技术,探索出快速改造侵蚀丘陵地,绿化荒山,控制水土流失的新途径,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的成果对于指导闽东南侵蚀丘陵地的综合治理,对提高立体种植程度及集约经营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丹参种子 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观测 分别从生育时期种子活力地上部形态特征根部性状结实性状分析丹参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材料在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了DNA水平上的变异 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促进了幼苗的发育 开花期提前 促进了花苔长度和花蕾数的增加 抑制了叶片生长 总体上促进了根部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变异 除冠幅花轴长度外 增大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可为丹参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核农学报》2009,23(6):947-950
为探讨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丹参种子,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观测,分别从生育时期、种子活力、地上部形态特征、根部性状、结实性状分析丹参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材料在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了DNA水平上的变异;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了幼苗的发育,开花期提前;促进了花苔长度和花蕾数的增加,抑制了叶片生长;总体上促进了根部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变异,除冠幅、花轴长度外,增大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可为丹参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46.
台风“利奇马”暴雨引发的土壤侵蚀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实地调查极端降雨事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探寻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人类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受2019年8月9号台风"利奇马"暴雨影响较大的山东省临朐县为调查区域,采用资料分析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曾家沟、耿家沟典型小流域的坡面侵蚀、道路侵蚀及弥河上游各级河道的冲淤情况。[结果]"利奇马"台风过境期间,暴雨中心的雨量站降雨量达到50 a一遇标准;林草地、撂荒地基本无细沟侵蚀发生,坡耕地细沟侵蚀模数为4 560~19 500 t/km~2,梯田田面上细沟集中于承接上方汇水的位置;受植被保护或石坎梯田的田坎完好,而其他类型田坎滑塌严重。调查样地滑塌侵蚀模数301~36 321 t/km~2,田坎滑塌最为严重;河岸尤其是弯顶处冲刷严重,河道回流区、两河交汇处、拦河坝以及桥梁上游等淤积量较大。[结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减少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量。建议针对不同部位和利用类型的土地设计修建适宜的蓄排水和保土措施,并加强对农民的水土保持型农艺培训,提升极端暴雨下的水土流失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7.
48.
1983年4月11~15日,《石油钻采工艺》编辑部在西安召开了第二届编委会。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彭佐猷主持,主编申中辉作了工作报告。到会编委对如何办好《石油钻采工艺》刊物,都充分发表了意见,无疑将对刊物质量的提高、编辑部自身建设的加强、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49.
飞机播种酸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酸刺(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沙棘、醋柳、黑刺等。为胡颓子科,沙棘属之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是天然灌丛的优势种。同时酸刺生长成林快(3—4年即可郁闭成林),繁殖容易,根系发达,萌蘖力强,一般3—4年可产生根蘖苗,5年根幅可达10余米;是防冲、固岸、护坡、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也是营造乔木林的先锋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林木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要自然恢复原来的森林、灌丛是要相当的时间。为加快黄土高原绿化速度,从1975—1979年我们进行了酸刺飞播试验。 相似文献
50.
基于属性识别模型的退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对延河流域不同退耕年限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等7项土壤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退耕初期,土壤肥力指标之间权重相差较大,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各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逐渐趋于一致;较退耕初期,退耕地1-5年和6-10年时,土壤肥力都有所下降,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土壤肥力逐渐恢复,但至退耕25-30年时,土壤肥力仍未恢复到退耕初期的水平;总体上延河流域退耕地总体肥力水平较低,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势在必行。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直观实用,能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