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262篇
农学   228篇
基础科学   167篇
  153篇
综合类   1293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杏新品种‘凌浓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浓2号’杏是以‘玛瑙’为母本、‘兰州大接杏’为父本育成的优良杏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坐果率高,早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果实酸甜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5.88%,可滴定酸1.54%,在陕西关中地区6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92.
田真  张书琴  李文洁  蒋霏飞  陈焘 《草业科学》2023,40(6):1487-1496
种子大小是种子的重要属性之一,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在青藏高原东缘收获的17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温度条件(10、15、20、25℃)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特征(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死亡率及真菌侵染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种子大小与种子发芽率、真菌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而与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死亡率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2)在10℃条件下,种子大小与种子发芽率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但在15、20和25℃条件下,种子大小与发芽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温度升高相关性增强(P <0.05)。3)在各温度条件下,种子大小与真菌侵染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且在25℃条件下两者相关性最强。因此,温度的增加不仅可以提高大粒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增加了其遭受病原真菌侵染的风险。本研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存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孟凡荣  司志飞  刘昊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7-11757,11759
DNA甲基化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因修饰现象,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不仅可以遗传,而且存在特定的动态变化模式。综述了植物DNA甲基化的特点、模式以及它们与植物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茂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石山木莲的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山木莲(Manglietia calcarea X.H.Song)是贵州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为了解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现状,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分布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分布狭窄、数量稀少,仅发现8个分布点共计10株,已处于濒危状态。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洞多、洞常、瑶寨、卡记海拔650~820 m之间的山坳、山腰、洼地、槽谷的次生林中、闲置地边、黔竹林内及密林下。根据石山木莲在茂兰保护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资源现状,分析其濒危原因,探讨实现其有效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
关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自1975年起开展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研究,其结果为:⑴大量的选种材料在病圃采用土表接菌法进行初筛,高代品系在病圃保湿条件下采用滴菌或注射接菌法进行复筛,优良高代抗赤霉病品系在流行地区进行多点鉴定。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定赤霉病抗性的强弱和稳定性。⑵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的。试验结果指出,望水白、苏麦3号及其衍生品种宁7840对赤霉病抗性表现强而稳定,呈显性、配合力较好。抗赤霉病遗传似是由2-3对基因所支配。除主效基因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微效修饰基因。⑶苏麦3号是最好的抗赤霉病品种之一,其抗性容易传给后代。一些品系具有高抗赤霉病和其它病害的能力,农艺性状较好,是苏麦3号与具有1B/1R染色体易位系阿芙乐尔杂交的后代。⑷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目标在于选育兼抗其它病害、高产和广泛适应性。因此,需要采用复合杂交,例如多亲本连续杂交以及各代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用单株连续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6.
利用RAPD和同工酶研究中国兜兰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选择14种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和7种酶系统, 应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 种间亲缘关系, 并与陈心启和Cribb的传统分类、Cox等的IT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R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 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 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  相似文献   
97.
张本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77-4381
对于农业技术的引进,必须综合考虑技术应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以及其他影响技术消化吸收的要素.农户人力资本均等程度较高但均值较低的地区应引进应用难度系数较低的中间技术或者原始技术;人力资本均值较高且方差较大的地区则应引进应用难度系数较大的尖端技术或者先进技术.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进程取决于农业技术扩散,而农业技术扩散同时受两种效应影响,即学习效应和研发推动效应.在学习效应推动下,对于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大的经济,在技术扩散早期扩散速度较快,而在技术扩散后期则扩散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在研发推动下,对于人力资本方差较小的经济,技术扩散较快.  相似文献   
98.
崇礼区典型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崇礼区3种主要林分类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该地生态效益评估以及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崇礼区典型林分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连续观测,并以开阔无林地为参照对象,采用柱状图、散点图、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PHF)、白桦(Betula platyphylla,BF)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PF,)3种纯林以及无林地(NF)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分析气象因素及植物光合特性对空气负离子的影响,并运用单极系数法以及空气质量系数法对不同林分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呈双峰型,最低值一般出现在中午,不同林分最高值出现时间不同。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明显差别,空气负离子浓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河北杨(1 101 ion·cm-3)白桦(847 ion·cm-3)油松(755 ion·cm-3)无林地(344 ion·cm-3)。(2)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物光合特性总体呈正相关。(3)计算空气质量评价参数得出不同林分单极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河北杨(0.92)油松(1.01)白桦(1.25)无林地(1.37),各林分空气质量评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河北杨(1.25)白桦(0.85)油松(0.80)无林地(0.27)。[结论]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差异且阔叶林高于针叶林,空气离子浓度的变化受外界气候因素及自身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明显,不同林分空气质量评价指数也存在差异,合理配置林分资源有利于空气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9.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连续2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稻草还田配施不同氮肥对稻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传统牛耕下稻草还田增产率为2.8%,而机械旋耕下稻草还田增产率为3.5%,增产作用更为明显。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但建议的减量施氮和农民习惯施氮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增产率分别为43.5%和48.5%,而氮肥的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增产谷粒14.7 kg/kg N和11.4 kg/kg N,肥料报酬率随施氮量增加递减。经济效应分析表明,机械耕作方式下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提高了氮肥的产量效益,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因过量施氮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0.
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杂交稻中浙优1号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中浙优1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