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油菜种子萌发期和形成期脂肪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宁油16号油菜品种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与苗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低、中、高含油量油菜品系角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酶活性与种子油份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油菜种子萌发期的相对生长速率和脂肪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在种子形成前期、中期,角果皮和种子中都检测到了脂肪酶活性,此时脂肪酶维持叶绿体活力,从而保持了油脂的合成;在种子形成后期,脂肪酶主要降解种子中的油脂,此时,高含油量品系种子的脂肪酶活性比低含油量品系低。推测在种子萌发期,脂肪酶通过降解种子中存储的油脂为苗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碳源和能量;在种子形成前期和后期,通过降解油脂影响着种子的发育及油份积累。  相似文献   
12.
在LACS缺陷型酵母YB525中对已经克隆的大豆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GmLACS)进行表达,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测.进化树比对分析显示大豆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GmLACS)与其它植物的LACSs具有高度的同源性;酵母互补测试显示GmLACS蛋白能够互补LACS缺陷型酵母YB525,具有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底...  相似文献   
13.
于莉莉 《中国食用菌》2020,(1):I0043-I0043
陈从周教授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书中表示:"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由此可看出,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回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理清园林与文学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园林的理解,为现代园林的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高空槽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在渤海水汽通道建立、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使锡林郭勒盟南部产生大雨天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汉麻温水沤法脱胶过程中的水体pH值和果胶酶活性,以及汉麻韧皮纤维中各组成成分(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明了汉麻温水沤法脱胶过程中水体pH值、果胶酶活性和韧皮纤维脱胶状态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植物油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影响植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增加油酸的含量可以提高大豆油的耐储存性,也有利于人体健康。GmFAD2-1A和GmFAD2-1B是大豆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调控油酸向亚油酸转化的关键基因。脂氧合酶是大豆种子中的抗营养因子之一。它在酶促氧化的条件下产生豆腥味,限制了大豆产品的应用。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和降低加工成本,有必要培育无脂氧合酶的突变品系。大豆中GmLOX基因(包括GmLOX1、GmLOX2、GmLOX3)编码脂氧合酶。脂氧酶也能催化亚油酸氧化生成脂质氢过氧化物,然后形成豆腥味。因此,降低亚油酸的含量有助于减少豆腥味的形成。同时编码脂氧酶也能延缓豆油的酸败。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对中吉602的GmFAD2-1A、GmFAD2-1B、GmLOX1、GmLOX2和GmLOX3基因进行编辑。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在T2代分离到7个具有不同等位变异的优异新种质。与中吉602相比,突变体种子中脂氧合酶活性显著降低,油酸含量提高至81....  相似文献   
17.
微体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 3,FAD3)是植物种子α-亚麻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尽管很多FAD3基因被分离和鉴定,植物FAD3蛋白结构特征及遗传演化研究较少。为了探究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蛋白特征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分析了37个物种(包括33种植物、2种蓝藻和2种真菌)的51个FAD3蛋白的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并分析了大豆3个GmFAD3(GmFAD3A、GmFAD3B和GmFAD3C)基因在598份材料中的单倍型及其编码蛋白构象。结果发现,植物FAD3蛋白序列和结构较为保守,其进化关系与植物分化进程一致。GmFAD3A、GmFAD3B和GmFAD3C分别包含14,4和4种单倍型。GmFAD3A-1(Hap1/2)在各大豆种植区域均有分布,Hap3/4/5除华南和西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虽然GmFAD3A-1(Hap1/2/4)和GmFAD3A-1(Hap3/5)编码蛋白构象差异较大,但可能与地理分布并无关联。而GmFAD3A-2(Hap1~5)编码蛋白构象基本相同,表明GmFAD3A-2可能并未受到选择。GmFAD3B(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