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6篇 |
基础科学 | 15篇 |
8篇 | |
综合类 | 42篇 |
农作物 | 3篇 |
畜牧兽医 | 4篇 |
园艺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45.
在3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重金属Cu、Zn、Cd、Pb的含量变化及其分级特征。施肥处理包括CK、NP、M、MNP(等N)及HMNP(高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Cu、Zn含量差异显著,尤其NP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土壤中锌的含量。而不同处理对Cd、Pb含量影响不大。5个不同施肥处理下的Cu、Zn、Cd、Pb均以残留态的含量为主,平均占总量为44.4%、45.6%、35.4%以及80.3%。不同施肥处理影响了重金属在各个形态间的分配比例和顺序。Cu、Zn的各个形态的含量表现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含量>可交换态,Pb的各形态分配顺序与Cu、Zn完全不同,依次为残留态>有机态>可交换态>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到各个形态分配的量。不同施肥处理对Cd的形态分配影响较大。在长期NP、MNP施肥下,Cd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残留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而在其它施肥处理下,Cd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46.
通过调查草莓不同品种(系)的白粉病发病规律,发现设施条件下的草莓白粉病发病时间为11月初至翌年5月,大面积爆发在3~4月份。易感白粉病的品种发病较早(11月初)、抗白粉病品种发病晚(翌年4~5月)。分析31个主栽的草莓品种田间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发现不同来源的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来源欧美的草莓品种多表现高抗或抗病,来源日本的草莓品种多表现易感白粉病,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多表现抗病或中抗白粉病。经统计明确高抗白粉病的品种有4个:"甜查理""爱莓""赛娃""宁玉";高感白粉病的品种有7个:"甘王""章姬""红颊""幸香""千代田""黔莓1号""枥乙女"。调查设施栽培条件下137个草莓优系,共计47个杂交组合的田间抗白粉病特性,发现高抗白粉病的优系23个,来自15个双亲组合类型,其双亲组合主要含有高抗亲本"宁玉"和‘甜查理’的遗传信息。13个优系表现高感白粉病,来自12个双亲组合,其双亲的高感遗传信息分别来自"红颊""章姬""佐贺清香"。通过分析亲本的抗白粉病特征,发现抗病与感病遗传信息的传递有以下规律:母本是抗病品种、父本是感病品种得到的后代株系中,表现抗病的几率(82.98%)大于以上双亲组合反交所获株系表现抗病的几率(66.67%)。尤其在父母本都是抗病品种的后代株系中,其后代株系表现抗病的几率最大(高抗46.67%、抗病26.67%、中抗20.00%,合计93.34%),只有极少数表现感病(6.67%),未见重感株系出现。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以传承至今的中国古老纺织品夏布为视角,通过夏布的传承情况,阐述夏布的理论研究、制作技术现状以及发展情况.进而从夏布产业发展的角度指出了中国从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主的纺织大国向科技创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之强国转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9.
50.
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因此,春季管理要以保墒提墒为重点,力争丰产之年少减产。管理措施具体如下。一、中耕镇压旱地麦田中耕镇压可压碎土块,密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