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41.
香菇‘申香1513’是由高产品种‘申香18号’和硬质菇品种‘L808’通过孢子单单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菇形圆整,菇肉紧实,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95%以上,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中长菌龄品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香菇代料栽培,在适宜条件下亦可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142.
华北地区秋季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华北地区秋季大棚的环境特点和番茄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各地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秋季大棚番茄栽培技术要点:选择金棚宝冠等优良品种、适时播种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3.
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温度、湿度、空气条件、酸碱度、光线、风速等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环境因子对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食用菌生产中环境因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4.
采用L16(44×23)正交设计方法,对秋季大棚豇豆栽培中5个主要栽培因子,即播种时间、播种密度(株距)、每穴点籽数、追肥方式、底肥种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作为底肥,播种时间控制在8月1日左右,株距20~25cm,每穴点籽2~3粒,追施硝酸钾与尿素混合肥的栽培因子组合为适合秋季大棚豇豆的最佳组合。在上述6种栽培因子中,播种时间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5.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产中的新技术的发展,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通过不断提高造林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能为进一步减少育苗的成本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6.
荚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属于豆科菜豆属菜豆种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荚用菜豆种植面积约为?74.1万hm2(1? 111.5万亩),种植面积以每年约2%的增长速率连续11...  相似文献   
147.
由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抗性品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本文综述了辣椒炭疽病的病原、危害、防治、人工鉴定方法,重点回顾了抗炭疽病的辣椒资源、抗性遗传和定位、抗病机制等研究,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辣椒抗炭疽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最重要的病毒之一,其中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近些年来危害日趋严重.L系列等位基因(L1、L2、L3、L4)是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的主要抗性基因.为了提高辣椒品种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PVY)抗性,本试验分别以CM334(抗PVY,含Pvr4基因...  相似文献   
149.
对现有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生产常用温度进行筛选,通过对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出菇管理期间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了不同温度下杏鲍菇不同培养阶段的特征,并记录了栽培瓶中最大的三个菇体的产量,得出菌丝恢复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对原基形成速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最大原基数目没有影响;17 ℃时子实体生长最快,16 ℃时产量最高,综合考虑,该品种子实体最适宜培养温度为16 ℃.  相似文献   
150.
于海龙    吕贝贝  谭琦  尚晓冬  张美彦  宋春艳  章炉军 《园艺学报》2017,44(12):2429-2430
‘申耳4号’是从毛木耳品种‘黄耳10号’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发菌周期短,一般35 d即可发满菌袋,耐高温,开袋后易于现耳,出菇整齐,转化率可达95%以上,子实体大小适中,表面光滑,暗红色,背部深棕色,烘干后正面暗棕色,背部灰白色,适合做干品或鲜品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