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为了探讨复方伊维菌素乳液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为兽医临床提供用药参考。试验选取7只山羊,每只山羊按0.1 mL/kg (伊维菌素0.2 mg/kg, 阿苯达唑10 mg/kg)剂量口服,给药后0.5、1、2、3、4、6、8、12、16、24、36、48、60 h颈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20 ℃保存,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血药浓度。试验结果表明,①伊维菌素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0.112151 μg/mL; 第1次达峰时间为4 h, 0.302702 μg/mL;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0.258284 μg/mL;60 h,0.011118 μg/mL。②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 0.049285 μg/mL;第1次达峰时间为8 h,4.95283 μg/mL ;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5.694551 μg/mL;60 h,0.06434 μg/mL。复方伊维菌素中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代谢时间短,第60小时已达到很低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中药对雏鸡冷应激的缓解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分组条件下(常温对照组、冷应激组及冷应激中药组)雏鸡的应答反应,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试验分别至21 d、28 d和35 d时,冷应激中药组雏鸡体质量极显著(P0.01)高于常温对照组,而常温对照组极显著(P0.01)高于冷应激组;冷应激组雏鸡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P0.01)低于常温对照组;试验至35 d时,冷应激组雏鸡尿酸含量与其余两组相比极显著(P0.01)提高。结论:中药干预能提高冷应激雏鸡的免疫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对冷应激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研究抗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复方诃子口服液的药理作用,采用中和毒素试验、抗渗出试验、解热试验、镇痛试验、肠蠕动试验及免疫调节试验的方法,验证复方诃子口服液的药理作用。结果显示,抗毒素中和试验中,复方诃子口服液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抗渗出试验中,各药物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伊文思蓝的渗出,阿司匹林组及复方诃子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8.1%、42.8%、31.6%和14.9%,其中复方诃子口服液低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复方诃子口服液各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解热试验中,复方诃子口服液高剂量组给药后1h快速抑制体温升高,中剂量组给药后2h抑制体温升高;给药后3h,与模型组相比,复方诃子口服液高、中剂量组体温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镇痛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复方诃子口服液高、中剂量组镇痛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扭体抑制率分别为64.55%、52.73%和32.73%,疼痛潜伏期分别为9.59、6.33和5.74min;而复方诃子口服液低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蠕动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硫酸阿托品组及复方诃子口服液高剂量组对肠蠕动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推进率分别为44.18%和52.55%,复方诃子口服液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调节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数、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第14天复方诃子口服液组白细胞数、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复方诃子口服液对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抑制肠蠕动、解热、抗疼痛和组织液渗出、中和肠毒素及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后对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影响,利用环磷酰胺构建大鼠免疫低下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普通粉组、超微粉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40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 d制造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第6天开始给药,除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外,其他组给药5 g/kg。第7、14天采集血样及大鼠肝脏、脾脏、胸腺组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量、C3b受体花环形成率(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ICR)、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NF-ɑ和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白细胞数量、体重、胸腺和脾脏免疫器官指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第14天时,超微粉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达到54.75%,吞噬指数为0.58;C3b-R为9.44%,显著高于普通粉组(8.97%)(P0.05),超微粉组ICR为6.09%,低于普通粉组(6.33%)(P0.05)。与普通粉组相比,第14天板蓝根超微粉组肝脏中TNF-α、IL-2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提高。综上所述,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均可显著增强大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超微粉效果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35.
机体在大手术、创伤、重症感染等所致的严重应激状态下,会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血糖、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等应激反应,并引起一系列代谢、营养、免疫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36.
板蓝根微粉水提物抗大肠杆菌活性及其机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板蓝根微粉水提物的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制,试验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检测板蓝根微粉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形态和结构影响;酶标仪测定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电导率、胞内物质总漏出率影响;测定大肠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以及大肠杆菌菌体内、外蛋白质含量;通过DAPI染色DNA、RNA,检测板蓝根微粉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核酸的影响;检测板蓝根微粉水提物对大肠杆菌菌体内、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酮酸以及三磷酸腺苷(ATP)等菌体内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板蓝根微粉水提物作用大肠杆菌10 h后,扫描电镜检测可见菌体出现溢缩,菌体长度明显变短,断裂形成许多残体,有的中间凹陷,发生变形;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大肠杆菌的胞壁界限模糊不清,壁膜呈现锯齿状,弯弯曲曲,变形,有的菌体破碎。总漏出率、电导率以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板蓝根微粉水提物各组D600 nm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菌体外蛋白质含量从8 h开始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菌体内蛋白质含量从4 h开始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DNA含量在12 h前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16 h开始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RNA含量在8 h开始降低,在12 h时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16 h开始差异极显著(P<0.01)。ALT和AST浓度测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液和菌体内的丙酮酸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从4 h开始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培养液中的ATP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菌体内ATP含量从4 h开始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板蓝根微粉水提物可以通过破坏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细菌遗传物质合成和代谢,影响丙酮酸和ATP含量从而实现抗大肠杆菌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沙棘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影响,为沙棘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大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白细胞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评价沙棘对大鼠的免疫功能。结果:沙棘组与对照组相比,沙棘组的大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提高,白细胞数增多,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红细胞受体花环形成率提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降低,T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增加了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含量。  相似文献   
38.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等主要病变。目前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日趋复杂化,防控难度加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长时间不规范的应用,致使大肠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疗效越来越不明显。中兽药由于无抗药性,在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中已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9.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酸刺属的落叶灌木、乔木或小乔木。别名醋柳、黑刺、酸刺。沙棘性温,味酸、涩,入肝、胃、大小肠经,沙棘主要有滋阴、升阳、利肺化瘀、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等功能。沙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功能。近几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对沙棘汁、沙棘油及其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药效学和药理学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沙棘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多种药理活性成分的药用植物。本试验旨在进一步全面地研究沙棘对机体免疫学方面的影响,为沙棘在兽医药领域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正>1发病情况某牛场2007年10月份从外地引进奶牛700头,2007年11月份,有7头奶牛出现了关节疼痛及腹泻等症状,12月份又有6头奶牛发病,腹泻尤为严重,且有2头死亡。2临床症状13头患牛均是6 ̄8个月龄的育肥牛,突然发病后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 ̄41℃,被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