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29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了研究披碱草属种间杂种抗旱性优势的遗传机理,以加拿大披碱草(J1)、老芒麦(L1)及其种间杂种F1为试验材料,经干旱胁迫处理,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方法,探究干旱胁迫后亲本及种间杂种F1的DNA甲基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亲本材料L1和J1的DNA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5.41%和59.53%,杂种F1的DNA甲基化水平为44.24%,说明杂种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DNA去甲基化作用。全甲基化在杂交种的DNA甲基化模式中占主导地位。干旱胁迫前亲本L1、J1和杂种F1的DNA甲基化程度分别为32.73%、41.54%和28.00%,杂种F1甲基化水平为亲本材料的75.40%;干旱胁迫后各材料的DNA甲基化程度均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20.44和19.78个百分点,说明干旱胁迫对不同材料DNA甲基化水平均有明显影响,且具有特异性。杂种F1的抗旱性最强,其DNA甲基化水平低于亲本,说明杂交种的抗旱性与DNA甲基化水平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2.
为挖掘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中的GDSL酯酶/脂肪酶基因,以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蒙古冰草GDSL脂肪酶基因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同时对不同干旱处理条件下的GDSL脂肪酶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冰草中52个GDSL脂肪酶基因,蛋白质分子量在6.80~44.77 kU,66~420个氨基酸,pI 4.27~9.42;52个蒙古冰草GDSL脂肪酶基因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细胞外基质、叶绿体、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均有分布;将其与13个已知具有抗旱功能的GDSL脂肪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对比及进化树构建,蒙古冰草GDSL脂肪酶基因与水稻、大麦、拟南芥、木豆、大豆、蜡梅、辣椒的GDSL脂肪酶基因均有较高相似性。在干旱处理0.5、1.0、2.0、3.0、5.0、7.0 d及复水1.0 d,与对照(CK)相比,14个基因呈显著下调表达,38个基因呈现为上调表达。对6个蒙古冰草GDSL脂肪酶蛋白跨膜及信号肽和磷酸化预测结果显示,DN26944_c0_g1属于跨膜蛋白;DN269...  相似文献   
163.
研究中国饲料粮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对合理布局饲料粮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算了2010-2020年饲料粮、口粮产量,具体分析了饲料粮、口粮生产的空间变迁规律及重心移动轨迹,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究影响饲料粮生产布局的因素。(1)研究期间,中国整体饲料粮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饲料粮主产省份增加,口粮生产布局趋于稳定。二者主产省份略有重合,但并不十分一致。(2)饲料粮与口粮生产重心均有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3)口粮绝对安全,饲料粮供给保障能力亟须提高。(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比较收益、交通运输线里程、生产设备投资、化肥施用量、耕地灌溉面积和财政支农对于本地饲料粮产量有正向促进效果。邻近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比较收益、饲料粮从业人数和财政支农会影响本地区的饲料粮生产,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促进饲料粮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4.
ERF(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家族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为筛选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抗旱相关的ERF转录因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进化关系及其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干旱处理下的ERF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得到18个具有ERF结构特征的蒙古冰草ERF转录因子,蛋白大小在70~404aa之间,分子质量在7447.54~43654.9之间,理论等电点(PI)在4.53~11.10之间,其中有2个疏水性蛋白,其余均为亲水性蛋白,大部分定位于细胞核。ERF转录因子的二、三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推测motif1,motif2,motif3为保守基序。进化关系比对发现AmERF053AmERF1BAmERF4-1AmERF4-2与已知具有抗旱功能的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且在干旱处理的蒙古冰草中显著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65.
为了解加拿大披碱草与圆柱披碱草杂种F1的育性、细胞遗传学基础及育种潜力,对其杂种F1的生育特性、染色体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生长速度介于双亲之间,平均株高143.67cm,株型偏向加拿大披碱草,叶量丰富,穗子超亲优势明显,花粉高度不育,结实率为0;杂种F1为五倍体,其平均染色体构型为5.82Ⅰ 14.31Ⅱ 0.15Ⅲ,并有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染色体配对行为不规则是造成杂种不育的细胞遗传学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