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蒜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大蒜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大蒜油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防腐剂的缺陷及开发研究新型食品防腐剂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23.
金针菇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确定了金针菇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5%玉米粉,2%麸皮,0.1%KH2PO4,0.05%MgSO4.7H2O,10ugVB1/100ml,50ugVB2/100m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的起始pH6.0-7.0,培养温度25度,培养时间8天。  相似文献   
24.
甘草甜素是从药用植物甘草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活性成分,包括甘草酸及其盐类。甘草是传统中药材,具有解毒、增强抗体、促进药效、愈合伤口、润肺健脾、活血健胃等功效,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加工中。甘草的主要药用成分和甜味成分是甘草酸及其水解产物甘草次酸。甘草是中国西部自然生长的豆科类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人工种植的面积在逐步扩大,提取甘草甜素作为甜味剂及保健品应用,已得到众多行家认可,其在食品中的进一步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一、甘草甜素的性质及应用甘草根和茎中甘草酸的含量一般在6%~14%,甘草甜…  相似文献   
25.
猪血水解蛋白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用酶水解猪血液以获取无腥无色食用水解蛋白工艺的研究,提出了工艺操作要点及合理的工艺参数,对动物血液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本文运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及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确定高产L-乳酸突变菌株NAF-032的最优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最优种子培养基(g/1)葡萄糖80.0,氯化铵2.0,NaH2PO4 0.3,KH2PO40.3MgSO4·7H2O 0.25,ZnSO4·7H2O 0.05.最优种子培养条件温度34℃,转速200r/min,装液量60ml(250ml三角瓶),一次性添加CaCO310.0g/1用于调节pH值,种子培养时间22h.  相似文献   
27.
苹果醋饮料的调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苹果醋的配制方法,以苹果醋为主要原料,并辅以苹果汁,蜂蜜等,研制出集营养、保健、风味于一体的果醋果汁饮料。  相似文献   
28.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通过对白灵菇栽培特性、水分代谢以及降解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究栽培料中添加新型γ-聚谷氨酸基复合保水剂对白灵菇生长中的影响,以期为γ-聚谷氨酸基保水剂在食用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添加γ-聚谷氨酸基复合保水剂不仅能促进白灵菇菌丝生长,缩短满袋时间与后熟期,使白灵菇的现蕾时间提前6~7 d;同时显著提高了平均单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添加γ-聚谷氨酸-壳聚糖、γ-聚谷氨酸-明胶复合保水剂后,平均单袋产量分别提高103%、7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2%、78%。且添加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保水剂可显著降低菌袋污染率,达到0.38%。  相似文献   
29.
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槽式堆料发酵的方式,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牛粪为氮源,探讨接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微生物菌剂有利于促进玉米秸秆堆体温度的迅速升高,其中T1(有机肥发酵剂)和T2(菌剂A)处理的最高温度分别可达71.1和70.1℃;除对照T0(未使用菌剂)处理随时间推移pH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pH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处理EC值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初始值相比,在堆腐发酵60 d时,T1处理EC值降低最多,可达40.4%;各处理堆料的E4/E6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堆腐60 d时,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不同处理的发芽指数(GI)均呈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堆腐60 d时,T1和T2处理GI均超过90%,筛选出2个适宜宁夏地区玉米秸秆腐熟发酵的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