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213篇
基础科学   241篇
  201篇
综合类   1213篇
农作物   154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673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不同品种黑木耳多糖含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8种不同品种的黑木耳,以多糖(APS)的得率为指标,探讨不同品种的黑木耳中多糖含量的差异;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APS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APS水提的最佳条件下,不同品种的APS的含量差异较大,提示在开发利用黑木耳时应重视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2.
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维修模式在农机维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设备维修不仅要考虑到维修性、可靠性、经济性,而且还要追求社会性、环境性、可持续发展性.为此,提出了RCM与绿色维修相结合的一种现代维修模式.针对现有的维修模式系统地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在RCM维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利用率等因素提出了实施绿色维修的思想.同时,具体探讨了绿色维修的方法、系统模型、绿色方案的设计以及绿色维修在机械维修中的应用,并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Improved 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对绿色维修方案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PIN1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对马尾松PmPIN1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和功能分析,有助于在分子水平揭示马尾松的生根机制。【方法】运用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马尾松PmPIN1基因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mPI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PmPIN1基因在10年生马尾松幼根、1年生枝条、新叶、花中的表达量差异;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将PmPIN1基因转入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比较转基因烟草与转pCAMBIA-1302空白载体烟草之间的表型差异;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mPIN1-GFP荧光蛋白在转基因烟草根中的表达模式;酶联免疫法测定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的根、根茎结合处及叶中的生长素含量;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1-N-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处理野生型与转基因烟草,分析烟草根、根茎结合处、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变化;利用PEG介导法将16318-hGFP-PmPIN1重组载体转化至拟南芥原生质体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PmPIN1基因全长2914bp,包含2085bp的ORF,编码的蛋白由695个氨基酸组成,N端与C端均有膜运输蛋白。系统进化树显示马尾松与油松在发育树同一支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发现PmPIN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达到极显著,1年生枝条与幼根中表达量较高,花中最低。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的转基因烟草,较转空载烟草株高增长,生根量增加且根系变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得出转基因烟草根部中间有明显绿色荧光富集现象。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根、根茎结合处生长素含量高于野生型,且叶较根和根茎结合处减少。不同浓度NPA处理后,野生型烟草根中生长素含量变化达极显著,且生长素含量随NPA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浓度为10nmol·L~(-1)时,叶中生长素含量最高;处理浓度为2nmol·L~(-1)时,根茎结合处生长素含量增加较多。不同浓度NPA处理后,转基因烟草不同部位生长素含量变化均未达到极显著。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mPIN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结论】马尾松PmPIN1与油松PIN1亲缘关系最近。PmPIN1属于膜蛋白。PmPIN1转基因烟草可能提高生长素由地上部位向地下部位的运输能力,减少NPA对生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表明PmPIN1可能调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PmPIN1-GFP绿色荧光富集在根部中间部位,PmPIN1在幼根中表达量较高,转基因烟草较转空载植株发根量多,根长长。研究结果表明PmPIN1基因可能在根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苏香粳3号的栽培特性和成香机理.[方法]研究了苏香粳3号的栽培特性,利用特异引物检测了其香味的基因型,并利用全二维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了致香物组分.[结果]苏香粳3号播种量为90.0 kg/hm2、施氮量为225.0 kg/hm2时采取直播栽培产量最高;苏香粳3号的抗、耐高温逆境的能力较好,并且较适宜网室栽培.香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苏香粳3号受fgr基因控制,第2外显子存在7 bp的碱基缺失.利用全二维时间质谱分析获得了香稻特征化合物2-乙酰基吡咯啉含量为0.021 5 mg/kg和初步的致香物组分.[结论]为苏香粳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北豆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06.
麻黄种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宁麦13是目前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弱筋小麦品种,以此品种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对该品种的个别性状进行针对性改良。本研究利用分别携带不同质粒pCXK1301和pAt-MYB12u的农杆菌株系GV3101对宁麦13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通过对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和干燥处理等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宁麦13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宁麦13成熟胚转化体系的条件为:利用预培养6d的宁麦13成熟胚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使用含pAtMYB12u质粒的农杆菌株系GV3101,侵染菌液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60min,采用干燥共培养4~5d(23℃,暗培养),诱导恢复培养10d,分化培养每4week继代一次,分化培养8week(12h光周期,25℃,2 000lx)。试验侵染2 600个宁麦13愈伤组织,获得127株再生植株,经分子检测,其中9株证实为阳性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108.
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中黄13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49~65 d,6-BA浓度为...  相似文献   
109.
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盐度20、温度28.0±0.2℃条件下,采用密封流水方法进行了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拟穴青蟹Ⅴ期幼蟹的平均耗氧率高于Ⅵ期幼蟹,Ⅴ期幼蟹的窒息点也高于Ⅵ期幼蟹。其中,当蟹苗体质量为1.00±0.22 g时,耗氧率为0.437 2±0.083 mg/(g.h),耗氧量0.423 7±0.080 mg/(ind.h),窒息点为0.716 0±0.017 mg/L;当蟹苗体质量为1.81±0.30 g时,耗氧率为0.381 6±0.081 mg/(g.h),耗氧量0.671 7±0.140 mg/(ind.h),窒息点为0.698 7±0.011 mg/L。实验发现,拟穴青蟹幼蟹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其峰值出现在20∶00及02∶00左右,谷值出现在08∶00及16∶00。研究结果可为拟穴青蟹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苗种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中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氮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水稻种植中氮素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包膜、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菌剂等为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手段。本文以新型尿素为研究对象,进行四季水稻的连续试验,从作物生长、产量构成和氮素利用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为其在水稻种植上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和2013年在湖北荆州(江汉平原代表站点),进行两年大田试验设置了五种氮肥处理:常规尿素(CK)、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RU)、碧晶尿素(NU)(含氯甲基吡啶)、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有效微生物菌剂(EM),跟踪观测不同尿素对双季稻生长性状(株高、茎蘖数、穗数、叶绿素)、产量要素(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秸秆产量、籽粒产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新型氮肥的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结果】新型氮肥能促进水稻植株的增高、叶绿素含量的提升,增加茎蘖数、成穗数和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促进秸秆和籽粒产量的增长。CRU处理增产最为明显和稳定,早晚稻相比CK处理平均增产达18%(P0.05),而DMPP、NU和EM处理早稻增产不明显,晚稻增产14%(P0.05),晚稻增产效益优于早稻。新型氮肥能有效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以CRU最高,两年平均氮素利用率为53%,NU次之(为47%),CK最低(仅为35%);随着菌剂不断施入,EM处理氮素利用率逐季增高,在2013年晚稻为55%,与CK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新型氮肥处理的农学利用率不同程度高于CK,其中CRU处理最高,在2013年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新型氮肥处理的生理利用率2012年均低于CK,2013年仅DMPP处理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结论】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稳定尿素和配施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氮素利用率,其效果以包膜控释尿素最好也最稳定,添加硝化抑制剂的稳定肥料次之,与菌剂配施作用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