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416篇
农学   377篇
基础科学   295篇
  232篇
综合类   1630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981篇
园艺   237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1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1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乔维德 《农村电工》2005,(12):31-31
1测量电阻大小图1用万用表和兆欧表测量稳压管的稳压值接线图当指针指示于1/3~2/3满量程时测量精度最高,读数最准确。要注意的是,在用R×10k电阻挡测兆欧级的大阻值电阻时,不可将手指捏在电阻两端,因为这样人体电阻会使测量结果偏小。2判断电容器的好坏根据电容器容量大小,通常选用万用表的R×100Ω、R×1k、R×10k挡进行测试判断。对于电容量1μF以下的用R×10k挡,10μF以下的用R×1k挡,大于10μF的用R×100Ω挡。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负、正极(每次测试前,需将电容器放电),由表针的偏摆来判断电容器质量。若表针迅速向右摆动,然…  相似文献   
92.
为改良南疆果园土壤和推广果园生草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阿拉尔垦区清耕枣园为对照,选用早熟禾(Poa annua L.)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2种牧草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枣树行间土壤水分与盐分含量变化,以探讨生草栽培对枣园土壤水分与盐分时空格局及其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0~4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比清耕处理提高38.09%,在抑蒸保墒方面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生草栽培能明显影响土壤盐分迁移过程,降低耕层盐分含量和抑制盐分表聚,0~4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比清耕处理降低28.56%,在抑盐降盐方面早熟禾优于三叶草;生草栽培能降盐保墒、改善枣园土壤环境,促进果树根系发育和生长。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几种典型的更新过程,给出机械设备故障服从Weibull分布时,确定更新函数H(t)的两种特殊方法。同时,利用更新函数H(t)建立了一个考虑技术状况,定期检测诊断的机械设备最优维护周期数学模型,并结合车辆运输生产实际,进行了模型的求解及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94.
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沙化已十分严重,草畜矛盾越来越尖锐。若要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场生产能力,需要从全国农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把我国主要农区和广大牧区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来探讨草原牧区的生产建设和相应措施。首先主攻我国中部农区的中产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并着重从提高饲料转化率上增加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畜产品,以减轻牧区草场的压力,才能真正解决超载过牧问题,并为改良草场质量,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河南省周口市某养殖场死亡成年番鸭细菌性病原感染情况,该研究对送检番鸭通过剖检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致病病原,并进一步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6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多数发病鸭剖检可见心肌出血,肝脏肿大,外膜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同时还有腹膜炎。(2)经接种培养,鲜血琼脂培养板上生长为溶血型表面光滑的阳性球菌,SS培养板上生长为无色透明中间有黑色中心的阴性杆菌;经16S rRNA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序列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该2株菌分别与粪肠球菌、沙门氏菌的同源性大于99%。(3)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有致病性,且混合感染会增加小鼠的死亡率达50%。(4)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的沙门氏菌和粪肠球菌均对多西环素完全耐药,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完全耐药;分离的2种菌对其余9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受性。(5)耐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检出四环素类Tet O、Tet S耐药基因及氨基糖苷类ant(3")-Ia耐药基因,粪肠球菌检出四环素类Tet L耐药基因。综上所述,该研究从周口市某鸭养殖场发病番鸭组织中分离...  相似文献   
96.
随着养猪业减少或禁止抗生素药物在养猪生产中使用政策的落实,近几年来细菌性疾病有明显抬头的趋势。本文将某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因猪链球菌和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报告进行了分享,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7.
香蕉套袋护果技术已经非常普及,生产中多用定型袋外套蓝色塑料袋的方法护果。截至目前,广西香蕉种植户普遍采用蓝色塑料袋中加套纸袋的护果方法,但未见加套纸袋对香蕉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了加套纸袋对香蕉表观性状及内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综合评价加套纸袋对香蕉品质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加套纸袋可以显著提高果皮亮度,但降低果皮黄色饱和度;一定程度提高蕉果果肉钾含量,却显著降低了果皮中钙含量;加套纸袋能够显著提高瓤皮比,但果皮质地细嫩,易刮伤;加套纸袋可以显著提高蕉果果肉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蕉果果肉中淀粉累积量;此外,加套纸袋后,蕉果的转色时间和货架期短于常规。综上,提出调整套纸袋时间、套袋方法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8.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定植时期最易造成死苗的真菌病害。本文研究了生物刺激素(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协同灌根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以及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单剂灌根和木霉菌+海藻酸、木霉菌+聚谷氨酸的协同灌根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炭疽病造成的死苗率,其中木霉菌+海藻酸的防效最高,可达78.26%。相比对照,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加氧酶活性等光合指标,以及土壤脲酶活性。协同灌根处理显著提高草莓株高、根茎粗、叶柄长、叶面积等生长指标达15.62%~47.00%。其中木霉菌+海藻酸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综合而言,木霉菌与海藻酸协同灌根在促进生长、促进光合、提高土壤供氮水平以及防控草莓炭疽病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
锯缘青蟹苗池微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锯缘青蟹苗池微生态环境和水质环境的全过程检测,探讨了总菌数、弧菌数及弧菌数/总菌数的消长规律,并对苗种培育阶段涉及的各种外源因素及控制苗池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手段的有效性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苗池水体中总菌数在Z1~Z2少量添加水不换水阶段,呈相对稳定状态,进入Z3后总菌数逐渐增加,最高达3.5×106cfu/m l;弧菌数在Z1培育阶段出现2×102cfu/m l激增至5×104cfu/m l的峰值,第二峰值出现在Z5阶段,达6×105cfu/m l;弧菌数/总菌数比值在育苗起始时仅为0.4%,之后迅速升至30%~40%,在Z5阶段,由于弧菌数量急剧上升,达到50%的高比值;NH4-N与COD检测值在育苗过程中变动较大,两者与弧菌数/总菌数比值呈正相关关系。现行育苗方式中对苗池微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苗种培育密度,海水、饵料的处理方式和抗生素;净化功能菌和蛭弧菌应用于育苗水体具有抑制弧菌繁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为定位水稻芽期耐冷QTL,本实验以双季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的双亲‘五丰B’和‘昌恢T02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群体为材料,对10℃低温处理的水稻幼芽的存活率、根数、根长和芽长进行了测定。利用QTL Icimapping v4.2软件,共检测到3个控制芽期耐冷性QTL:qRL1qRL2qBL6,分别位于第1、2、6染色体上,LOD值分别为2.98,2.51和5.26,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0.54%,8.67%和14.04%,其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亲本‘昌恢T025’。这些QTL定位在6.75k~40.05 kb染色体区间,为后续利用这些QTL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芽期耐冷籼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此外,检测到13对影响水稻芽期耐冷上位性互作QTL,分布在所有12条染色体,其中第3染色体与第8染色体之间互作位点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达到21.77%,表明上位性互作QTL在调控水稻芽期耐冷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