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实验从内蒙古半荒漠草原带达茂联合旗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家庭中采集乳样,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乳样中共分出44株乳酸菌,其中乳明由珠菌1株,占分高总数的2.3%,类肠膜明串珠菌20株,占分离总数的45.5%。所测试的菌株符合相应菌属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标准,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的精发酵试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2.
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其生存和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不同工艺、不同风味的多种乳制品。我们对我区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牧区的一些旗、苏木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记录了如制造乌如木、马奶酒等乳制品的民间工艺。在此文中对上述乳制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3.
本实验以单向环状免疫扩散试验(SRID)为检测手段,对以点眼和滴鼻途径接种新城疫B_1系疫苗的无特定病原(SPF)雏鸡(1日龄首免、14日龄二免)进行免疫球蛋白消长规律的测定,力图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免疫组,还是对照组,其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的动态变化均呈现1个波峰和1个波谷。刚孵出时为2.39±0.50mg/ml,4日龄时达最高值,但3~4周龄时迅速下降到最低值(此时免疫组和对照组IgG含量呈现极显著差异,其余检测日龄差异均不显著),其后又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24.
从呼和浩特市及召河等几个不同地区的鲜牛乳及部分乳制品中随机取样,通过细菌总数和细胞数的直接记数法,以及用各种鉴别培养基对乳样中微生物种类进行了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发现这几个地区鲜牛乳及乳制品中都含有链球菌、乳杆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低温菌。其中以乳杆菌、链球菌、低温菌的含量为高。同一乳样中,含菌量的排列顺序是:链球菌>乳杆菌>低温菌>酵母菌>霉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制品中含菌量的顺序是:乳杆菌>链球菌>低温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另外,经分析发现,这几个地区鲜牛乳中菌数的含量差异很大,其中以 B 场的含量为最高,A 场次之,Z 地区的含菌量为最少。而且葡萄球菌,霉菌、大肠杆菌以及总菌数含量高的乳样,其细胞数的含量也相应地较高。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某肉用种鸡场的调查,发现该场鸡群从孵化出壳后到开产期间的整个生长、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一直存在鸡白痢、禽霍乱、葡萄球菌病、新城疫等传染病及球虫病,且出现了三个死亡高峰;不同时期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的表现形式不一。1~30日龄鸡群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雏鸡抵抗力下降,並感染雏鸡白利所致;101~110日龄鸡群死亡高峰是由于感染球虫病之后继发禽霍乱及葡萄球菌病所致;171~180日龄出现第三次死亡高峰,原因是免疫鸡群发生了慢性鸡新城疫。经调查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饲养管理、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合理的药物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从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牧区的牧民家庭采集了96份乳及乳制品样品,从乳样中分离到41株乳酸球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发酵试验发现有些菌株能产酸凝乳,发酵乳风味纯正,大部分菌株生长温度范围较广,适合做乳制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27.
为了摸清内蒙古自治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其它生物学特性而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七个盟市的九个具有代表性的养鸡场中从死鸡胚和死雏鸡中分离到203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的分离率平均为20%,雏鸡为35%。经血清型鉴定发现所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分别属于O_8、O_(78)、O_(15)、O_(113)、O_(26)、O_(149)、O_2、O_(20)、O_(91)、O_(111)、O_(29)血清型,其中以O_8和O_(78)分布最广,上述血清型中除O_(149)无致病性外,均属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从都尔伯特半荒漠草原牧区牧民家庭采集62份样品中分离到2株双歧杆菌,对其进行了种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1株为两歧双歧杆菌,1株为短歧双歧杆菌,且有凝乳现象。  相似文献   
29.
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养鸡场急性死亡雏鸡中分离到113株细菌,经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确诊为汤卜逊沙门氏菌(Salmonalla thompson)。对该菌进行了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透射电镜观察,该菌为C_1群沙门氏菌,抗原结构式为6,7:k:1,5。  相似文献   
30.
乌尼 《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18(2):22-25,33
本文介绍牛海绵状脑病,又称“疯牛病”,该病1985年在英国本土出现散发病例以来,已确诊的病例达16.5万头以上,并在英属地区和其它国家也发现此病流行,人也可患此病,初步认为其病原属于非寻常病毒。我国农业部已宣布严禁从有此病的国家进口牛,牛肉及其产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