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9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 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 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 kg·hm-2、246.75 kg·hm-2和8.68 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 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 kg·hm-2、磷肥374.50 kg·hm-2和钾肥25.20 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 g·m-2。  相似文献   
92.
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某马场中疑似患有马腺疫的马匹下颌部淋巴结中采集脓汁样本,通过实验室常规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绵羊血琼脂平板划线法分离和纯化培养可疑细菌,并进行革兰染色和镜检;绘制分离菌生长曲线,并对该分离菌进行常规生化试验;对16S rRNA基因使用标准PCR方法扩增和测序并应用Mega 7.0生物软件绘制出该分离菌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并确定其种属地位;对纯化的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拟筛选出辅助治疗效果最佳的抗生素类药物。结果显示,分离菌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呈现典型的β溶血环,染色特点为革兰阳性链球菌,从生长曲线上可以看出分离菌16 h后达到平台期;在生化试验中,分离菌对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利用呈现阳性,而对乳糖、甘露醇、蕈糖、七叶苷、山梨醇等呈现阴性,对精氨酸脱羧酶分解试验呈阳性,而对硝酸盐(还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马尿酸盐分解试验、VP试验呈现阴性,提示分离菌与典型马链球菌马亚种生化试验标准结果吻合;根据16S rRNA基因BLAST比对分析发现,分离菌与NCBI中已注册的马链球菌马亚种序列同源性为100%,遗传进化树上可以看出分离菌与新...  相似文献   
93.
针对绒山羊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低的主要问题,为提高自然发情和同步发情绒山羊人工授精妊娠率,采用不同发情处理方法、不同输精方法进行了试验,为绒山羊人工输精受胎率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同一地点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选择健康繁殖母羊进行;试验羊按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分两组进行,每组羊按输精次数及有无催产素处理再分四组进行人工输精。人工输精后第35~40 d进行超声妊娠诊断。结果显示:催产素处理后的母羊宫颈通透性73.21%与无催产素处理羊宫颈通透性23.21%有显著差异(P<0.05);自然发情单次、两次人工输精妊娠率(48%与56%)与催产素组妊娠率(60%与68.6%)有显著差异(P<0.05);同步发情单次、两次人工输精妊娠率(64%和68%)与催产素组妊娠率(80%和85%)有显著差异(P<0.05);自然发情羊妊娠率52.0%~64.3%与同期发情羊妊娠率(66%和82.5%)有显著差异(P<0.05);自然发情组总妊娠率(59.17%)与同期发情组总妊娠率(76.15%)有显著差异(P<0.05)。自然发情、同期发情羊人工输精时使用催产素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4.
<正>扎鲁特旗地处大兴安岭南段支脉罕山山脉地带,草原面积为1249.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7.6%,是科尔沁腹地面积最大的连片山地草原,其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等地理环境具备内蒙古典型山地草原特征。近年来,扎鲁特旗多措并举,打造“中国最美的山地草原”绿色发展品牌,取得了保护治理山地草原生态的较好成效。研究总结扎鲁特旗治理山地草原中所取得的经验做法,对我区乃至全国面临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生产矛盾突出问题的同类别草原生态治理,具有典型分析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5.
几种小麦族禾草及其杂种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1代和蒙古冰草、航道冰草及其种间杂种F1代、回交一代(BC1)的分蘖期叶片酯酶同工酶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野大麦的酯酶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验证了这两个属间种的关缘关系较远;杂种F1酯酶同工酯酶谱中出现了双亲的2条互补酶带和1条杂种特征带,并有明显偏母本的倾向。亲本蒙古冰草和航道冰草的酯酶同工酶谱了存在明显种间差异。杂种  相似文献   
96.
97.
2011—2021年期间,扎鲁特旗以“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为契机,采取分阶段、按年度推进方式开展草原牧鸡治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与做法。本文简要总结回顾扎鲁特旗近10年来的草原牧鸡治蝗成效,提炼治蝗工作经验做法,为推广草原牧鸡治蝗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8.
驼绒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驼绒藜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综述了20世纪近20年来对国内外驼绒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禽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禽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引起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渐进性消瘦、贫血、产蛋减少或不产蛋为特征。剖检可见各脏器有结核结节。从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