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了研究立地因子对红松抗性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探索不同坡度、坡位、坡向对自然生长条件下红松针叶内2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活性与POD活性在树冠不同方位针叶内差异显著,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树冠西侧。坡度、坡向对红松针叶内SOD及POD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坡位影响不显著。影响SOD活性的最主要立地因子为坡向,影响POD活性的最主要立地因子为坡度。  相似文献   
52.
53.
通过将科研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和学生创新项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探讨了将科研融入本科教学的途径.实践证明,科研融入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4.
1996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附近进行了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视觉诱捕试验。结果表明,黑胸球果花蝇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并首次发现了黄尾球果花蝇,进一步明了该地区落地松球果花蝇的种团由6种组成。球果花蝇的种团结构及种群的雌雄性比在不同年份,不同林地有变化。桂于树冠上的蓝杯诱捕顺诱捕效果优于设在树梢的黄板诱捕器,二者差异显著。挂于树冠南侧的蓝杯诱捕器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三个方位。蓝杯诱捕器对雌雄蝇的诱捕  相似文献   
55.
沙果小食心虫Giapholita dimorpha Komai危害沙果、李子和山里红的果实,为我国新记录种。文中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及相似种梨小食心虫G.molesta(Busck)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56.
DendlxilinIIisSIIPeIWlsbrokeoutil1theforestofDaxil1g'anMountainsregio111nl99O.Tlleligl1tandheatydal11agedareaisone111iI-llollhln=Tlledan1agedegreeofD.SItPeIwhlsnoteve11lntheregion.Thestandsdal11agedbyDendIxihnIIissIIPeIunlnsenous'i11ten11ediateandligl1tdegreeaPpearedaspatchshaPedis-tribuholl.Thereaso11thatthedifferentresu1tsaboveapPearedisstandenviro11l11e11tclearly.Therefor,undertl1eco11dihol1oflargeareaweatl1er.Itwasnotclearlythatwhichfactor1sllla1ninthestandenviroIUnent.n1eoccu…  相似文献   
57.
为比较蓝杯、黄杯诱捕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效果,以及蜜源对诱捕效果的影响,2000年在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林业技术推广站落叶松种子园内进行了诱捕试验。诱到花蝇4种,共90头。其中,蓝杯诱蝇62头,占诱捕总量的68.9%;黄杯诱蝇28头,占诱捕总量的31.1%。无蜂蜜诱捕器的诱捕量占总诱捕量的67.8%,有蜜的诱捕量仅占32.2%。诱捕结果表明,蜂蜜不能增强诱捕效果,无蜜蓝杯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2000年,大兴安岭地区稀球果花蝇数量最多,在种团中的相对比例为41.1%,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58.
2019年4月26日—5月2日,在牡丹江市林口林业局曙光经营所红松纯林采集带有危害状的枝条和球果,解剖收集了幼虫形态相似且常伴随发生的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5龄幼虫各20头,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浸泡至死后,利用徕卡显微摄像系统(Leica Microsystems(Switz-erland)Ltd,DMC4500型)观察幼虫形态特征,分析两种梢斑螟幼虫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梢斑螟幼虫外部形态有显著区别.①冷杉梢斑螟幼虫体表淡红色或红褐色,赤松梢斑螟幼虫体表灰黑色;②冷杉梢斑螟没有黑色刻点,赤松梢斑螟每体节上有黑色刻点;③冷杉梢斑螟头壳与体宽基本相近,赤松梢斑螟头壳显著窄于体宽;④冷杉梢斑螟前胸背板褐色,左右两背板间中缝窄而直,赤松梢斑螟前胸背板黑色,左右两背板间中缝宽,且中部宽两端窄;⑤冷杉梢斑螟前胸气门毛片形状为弹头形,赤松梢斑螟则为肾形.以上5点形态差异显著,且便于观察,易于掌握,可为两种害虫的准确识别、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为研究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诱导抗虫性的分子机理,以茉莉酸诱导处理后的兴安落叶松针叶为材料,提取叶中总RNA合成cDNA,连接到质粒载体pDNR-LIB上,采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DH5α中。经文库质量鉴定表明:文库库容为5×106,插入片段分布在0.5~2.0kb,平均大小约为1kb,重组率达到95%,表明已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茉莉酸诱导处理后兴安落叶松针叶全长cDNA文库。所建文库为进一步开展EST测序分析、抗虫基因克隆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