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晏娟  沈其荣  尹斌  万新军 《核农学报》2009,23(3):487-491
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15N分别标记基肥(N1)、分蘖肥(N2)和拔节孕穗肥(N3)处理中,水稻吸收的氮素在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有23.1%、8.3%和19.9%来自肥料;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不同时期标记的15N转运量大小为:拔节孕穗期追肥(N3)>基肥(N1)>分蘖期追肥(N2), 但基肥的氮素转运效率最高, 其他两次追肥氮素转运效率相当;在成熟期,N1、N2、N3处理残留在的稻草中的15N分配比例分别为24.3%、26.7%和30.4%。无论是氮肥基施,还是分蘖期或拔节孕穗期追肥,水稻开花期之前所吸收的15N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其次是鞘,再次是茎,开花期后,随着15N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的转移,叶片、茎秆和鞘中的15N分配百分比逐渐下降,籽粒15N的分配百分比逐渐上升。试验结果还显示,基肥15N标记时,分蘖盛期所吸收氮来自肥料最高,为23.1%,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到成熟期仅为10.6%,成熟期吸收的氮来自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追施的氮肥分别为5.9%和12.4%。表明(1)当土壤氮素含量不高时, 基肥对水稻整个生育期生长很重要,基肥适量增加可显著增加水稻茎蘖数,对水稻群体质量建成有决定作用;(2)拔节孕穗肥可显著促进水稻生育后期的籽粒灌浆和充实,增加拔节孕穗期的氮素供应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氮素收获指数;(3)分蘖期追肥氮素损失较大,水稻吸收较少,可以适量增加水稻基肥而不施分蘖肥,或在水稻分蘖后期水稻生物量较大时适量施肥以促进水稻吸收。  相似文献   
13.
宁粳3号的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宁粳3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形成合理种植密度、管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为宁粳3号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MTT法测定棉酚对多浪羊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确定棉酚对多浪羊淋巴细胞产生影响的最短作用时间和最低浓度,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从新疆多浪羊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将其加入10 mL的RPMI-1640中,均匀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于CO2培养箱中37℃培养12h后,分别以不同浓度(5、10、15、20、25、30、35 μmol/L)的棉酚进行作用,作用时间分别为1、2、3、4、5、6h,加入MTT培养4h,加入DMSO溶液终止反应,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490 nm处检测各孔的吸光值.结果表明,随着棉酚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递增,多浪羊淋巴细胞活性在逐渐下降,说明棉酚对多浪羊的淋巴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恶苗病是水稻重要病害,近几年已成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对该病的防治做了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防治恶苗病的新药剂——施保克。1试验内容与方法1.1试验地;久:友谊农场四分场六队。1.2试验药剂:25%施保克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901可湿性粉剂。互.3试验方法及处理:试验共设四个处理,用施保克2000倍、30O0倍、多菌灵3000倍和901的2000信液分别浸种72h,水温保持10~12℃,采用袋装浸种法,将小袋置入缸内浸种以药液淹没稻种为准,浸种后捞出催芽,不必用清水冲洗,按照常规旱育稀植育秧,随机区组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