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476篇
农学   447篇
基础科学   305篇
  248篇
综合类   2506篇
农作物   384篇
水产渔业   227篇
畜牧兽医   1290篇
园艺   352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5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有机基质槽式栽培西瓜(图1),配套软管滴灌技术、防虫网覆盖技术、吊蔓栽培技术,在栽培过程中应用定时浇水、精确施肥新技术,可最大程度地满足西瓜在日光温室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和水分,达到高产高效目的,并可克服温室大棚常规栽培中无法克服的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为揭示农田土壤干缩裂隙沿深度方向的发展规律及形成机理,该研究改进了Vogel提出的Hookean弹簧模型,通过构建由节点组成的三棱柱状网格结构,并考虑重力的影响,建立了可以模拟裂隙深度的三维农田土壤干缩开裂模型,分析了纵向弹性系数(与土壤沿深度的弹性有关)对模拟裂隙深度的影响,通过Minkowski密度(即面积密度、长度密度和欧拉数密度)量化分析裂隙形态。结果表明:试验与模拟裂隙图像的面积、长度、欧拉数密度及裂隙深度频率的决定系数在0.849~0.959之间,一致性指标在0.965~0.988之间,偏差在0.103~0.189之间,均方根误差在0.005~0.083之间,说明改进后的三维模型达到率定要求,该三维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出裂隙沿深度的拓展情况,模拟的表层裂隙形态特征符合自然裂隙的发育规律。敏感性分析中,纵向弹性系数越小,裂隙沿深度方向发育的趋势越明显,深裂缝(土深5~10 cm)的占比越大。研究可为模拟农田土壤裂隙沿纵向的发育和形成提供算法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讨一种以软骨提取物、姜黄、葛根粉和薏苡仁粉为主要组分制成的压片糖果的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该试验采用人体试食试验,通过对比试食压片糖果(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两组受试人群在试验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等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评分和总分均在试食结束后显著降低(P < 0.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评分中关节疼痛、压痛、晨僵时间、肿胀评分和总评分均得到显著减低(P < 0.01),并呈现出较高的有效率(61.0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15.25%)(P < 0.01);此外,试食后试验组的IL-6水平显著降低(P < 0.05),且试食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指标异常。由此可见,该压片糖果具有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能够缓解膝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控制病情,且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IL-6有关,是一种安全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994.
以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放牧区作为研究区域,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模型计算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对其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放牧区生活垃圾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清运、回收、填埋体系,依托社区为中心的生活垃圾清运模式运行效果较好,形成了依托环保志愿者-商店-回收企业的资源回收体系,处置方式为简易土地填埋。其存在的问题为垃圾填埋场没有做卫生化处理,以及部分社区存在生活垃圾清运费用紧张、车辆短缺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准环境"和拓扑心理行为概念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选择和改良基因型的进展,受复杂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影响。人们业已认识到描述不同环境中基因型稳定性互作的困难。比较广泛使用的检测稳定基因型的方法是回归法(Yates等,1938;Finlay等,1963;Eberhar等,1966),然而许多研究者均指出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缓控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缓控型肥料、常规肥以及配方肥等对小麦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缓控型肥料组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均最高,分别为45.3万穗/667m2、46.2g;试验的缓释肥料组小麦产量574.9kg/667m2,与常规肥相比,增产71kg/667m2,增产14.1%;试验的缓释肥料组的收益最高,较常规肥增收190.4元/667m2。因此,缓控型肥料能够明显提高麦田肥力,增加产量及收益,肥料利用率与施肥效益明显提高,是可推广的小麦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997.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及其变化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稻品种IR24 和粳稻品种Asominori 及其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遗传研究材料, 在抽穗后5个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剑叶全氮含量,并结合水稻R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水稻剑叶全氮含量性状进行QTL的动态定位,探讨了控制剑叶全氮含量基因在水稻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方式。在抽穗后各时期共检测到7个QTL, 位于第2和第11染色体上的2个QTL(QN 2、QN 11)增效基因来自粳稻品种Asominori,其他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籼稻IR24;抽穗后2周内检测到2个QTL,即QN 3和QN 8b, 其加性效应值较大, 解释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高;后期检测到的QTL加性效应和贡献率较低,位于第2染色体上R3393的QN 2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3周内表达, 位于第8染色体上G1149的QN 8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4周内表达,位于第11染色体上G1465的QN 11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4周和5周持续表达。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基因在抽穗后早期表达较为活跃,可以应用于改良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功能;在测定末期检测到的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QTL,则可以用于延缓叶片早衰的育种改良。  相似文献   
998.
粮食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文根据1990-2013年焉耆盆地粮食生产要素的统计资料,基于C-D生产函数,运用协整检验得出协整关系式。结果表明:影响焉耆盆地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粮食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村用电量,影响程度分别为:0.79%、0.405%、0.370%、-0.179%。结果与焉耆盆地山地面积多,耕地面积少的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999.
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 ,对于种子收购、贮藏、调运和确定播种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 ,认为要做好棉种发芽试验需注意以下方面 :1打破休眠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80℃水浸种、40℃高温处理等方法。2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将贮…  相似文献   
1000.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玉米轮作是该区域主要种植制度。本文选取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为研究区域,从农业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中甄别遴选了23 862个评价样点,采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组合叠置确定了17 945个评价单元,选取了降水量、积温、地貌类型、耕层厚度、耕地质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盐渍化程度、灌溉能力等11个指标,运用特尔斐法、模糊评价、层次分析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1~6级耕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1.29%、19.30%、28.06%、21.57%、11.99%和7.80%。在定量分级的基础上,将本次评价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深入对比,结果发现:该区域耕地地力总体水平上升,主要表现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明显上升。评价结果将为华北地区地力培肥与土壤改良、科学布局作物生产、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等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