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西瓜是虫媒花作物,花期主要靠昆虫传粉。由于昆虫的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早春季节,低温阴雨天时,昆虫活动少,容易导致授粉不良;夏天由于花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坐瓜困难,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保证或提高坐瓜率。为提高  相似文献   
82.
红壤旱地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红壤旱地底施氮磷钾肥条件下,6个不同生育期品种的产量均可达到1500kg/hm^2以上,在气候条件较好的1997年,分别达到1700-2350kg/hm^2,产量高低及主要经济性状随品种生育期长短而异,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2.54%-35.53%,主要农艺性状亦存在差异;生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蛋白质含量低、油分含量高,但蛋白质,油分之和均超过65%。早熟品种8905-1不但产量高出中  相似文献   
83.
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分布变化特征,旨在为亚热带地区果园土壤肥力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林地土壤(0 a)和不同种植年限(2、10、20、30 a)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年限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林地土壤相比,开垦为果园后的土壤中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而降低,其中2 mm和0.25~2 mm粒级分别占40.1%~64.9%和30.6%~46.4%;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C/N值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的土壤有机碳或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级团聚体。亚热带地区林地开垦为果园可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开垦为果园后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各粒级的分布无显著影响。虽然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可显著提高各粒径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C/N降低,建议果园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花生基因型和外植体源对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潮土系统中N  相似文献   
86.
东北黑土中CO_2和CH_4的排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实验方法,研究了东北黑土中CO2和CH4的排放规律.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在东北黑土中有较大的CO2排放量,而且不同作物系统间的排放量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土壤CO2排放总量为5 258.1~6025.3kg@hm-2,大豆整个生长期排放总量为6 513.1~7 484.7kg@hm-2,土壤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源之一.作物-土壤系统中CO2排放通量与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水分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CO2主要排放期出现在温度较高的6-8月份,温度是该地区CO2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旱作系统中也产生CH4排放,不同作物系统中的排放量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地和大豆地中CH4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13~2.14 kg@hm-2和0.62~0.71kg@hm-2,总排放量不大,农田旱作系统可能不是甲烷的主要源.CH4的排放通量与温度和水分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选用4种水稻专用复混肥及俄罗斯产复合肥和当地农技部门的推荐配方肥等6种肥料,在单季稻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复混肥和推荐配方肥均比俄罗斯复合肥极显著增产,增幅为6.63%~13.18%。其中,4号复混肥增产最高,比推荐配方肥还增产3.08%,适合于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9.
玉米-潮土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平原潮土上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夏季玉米地氮肥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量和 N2 O排放量。结果表明 ,潮土上尿素氮水解快 ,硝化活性较高。不施氮肥处理下土壤中 N2 O排放总量为 0 . 33kg N/ ha;施氮大大增加 N2 O排放量 ,氮肥表施时 N2 O排放量为 2 .91kg N/ ha,穴施时为 2 .5 0 kg N/ ha,分别为施氮量的 1.94 %和1.6 7%。不施氮肥时土壤氮的反硝化损失量为 1.17kg N/ ha,氮肥反硝化损失量表施时为 3.0 0 kg N/ ha,穴施时为2 .0 9kg N/ ha,分别占施氮量的 2 .0 0 %和 1.39%。硝化反硝化作用不是该地区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在种植辣椒的菜地土壤原位条件下,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辣椒地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量。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具有较高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而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反硝化损失量显著提高。辣椒生长季节不施肥、常规施氮和高氮施肥条件下辣椒地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分别为3.62kg/hm2、6.68kg/hm2、16.13kg/hm2和1.09kg/hm2、7.06kg/hm2、25.06kg/hm2,其中常规施氮处理的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分别占施肥量的1.36%和2.65%,高氮施肥处理分别占施氮量2.78%和5.33%。辣椒地土壤氮肥经反硝化途径损失的比例不高,但产生较高的N2O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