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51.
为准确掌握稻瘟病在南充的发生规律,科学制订防控措施,1998--2007年对南充市水稻稻瘟病进行了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瘟性对稻瘟病发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本地茵源量多少决定发生流行早迟,适宜气候条件有利于加重流行强度和为害程度,适时防控可减轻稻瘟病为害和流行.通过近年来示范实践,提出了推广农业生态防控、及时监测预报规范防治区域和搞好化学药剂防治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2.
花生收获机械发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各种类型的机械投入生产运用。花生收获的机械化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体现实用性、经济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53.
为探明"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三唑酮和丙环唑添加"激健"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条锈病流行期,施用15%三唑酮WP 1200 g/hm~2或25%丙环唑EC 600 mL/hm~2 2次,药后7天防效达93%以上,药后19天防效达100%;添加"激健"减少用量30%,即15%三唑酮WP 840 g/hm~2+"激健"225 g/hm~2或25%丙环唑EC 420 mL/hm~2+"激健"225 g/hm~2,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89.4%和91.7%,药后19天,防效达99.8%~100%;添加"激健"减少用量40%~50%,即15%三唑酮WP 720~600 g/hm~2+"激健"225 g/hm~2或25%丙环唑EC 360~300 mL/hm~2+"激健"225 g/hm~2,药后7天防效在78.0%以上,药后19天防效达97.7%~99.8%。2种药剂单用和添加"激健"减少用量30%,药后7天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添加"激健"减少用量40%~50%,但药后19天各处理间防效差异均不显著。若发病较轻,使用"激健"可以减少农药用量50%,即15%三唑酮WP 600 g/hm~2+"激健"225 g/hm~2,25%丙环唑EC 300 mL/hm~2+"激健"225 g/hm~2,从而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污染,节约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54.
正目前,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烟草,大部分都还是采用播种、自动出苗、间苗、中期管理等方法进行种植。种苗移栽有许多优点,可以延长作物的大田生长周期,减少由于直接种植而出现的漏播、缺苗、苗生长势差异较大等缺陷。由于我国移栽机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旱地作物的移栽,从制钵、育苗到钵苗入土,中间的工作环节,大部分依靠人力来完成,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特别是农忙季节,由于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稍有耽误,就容易贻误农时,影响产量。一、国内外移栽机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5.
<正>柑橘是南充市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底,面积达6万hm2,总产65万吨。为确保全市柑橘果品安全,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有机农业强市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柑橘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在一定面积上的推广应用,基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全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四川省农业厅2012年川东北和农业部2013年南方农作物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烟草,大部分都还是采用播种、自动出苗、间苗、中期管理等方法进行种植.种苗移栽有许多优点,可以延长作物的大田生长周期,减少由于直接种植而出现的漏播、缺苗、苗生长势差异较大等缺陷 .由于我国移栽机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旱地作物的移栽,从制钵、育苗到钵苗入土,中间的工作环节,大部分依靠人力来完成,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特别是农忙季节,由于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稍有耽误,就容易贻误农时,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7.
对农业植物检疫及有害生物防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充为例,分析了植物检疫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植物检疫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8.
南充是四川第一大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5.3万hm^2和7.59亿kg,均居全省第一。南充也是中国黄淮海麦区春季发病的主要菌源地,1999年以来,小麦条锈病已连续9年在该市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8万~11.6万hm^2,损失产量0.04亿-0.18亿kg,成为影响该市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农业部也于2003年将该市纳入“全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防治监控站”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59.
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减轻稻瘟病为害损失,减少农药用量、残留、环境污染和防治成本,确保水稻和粮食生产、稻谷质量与贸易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多年来,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用品种稻瘟病感病程度越高,大田偏重发生至重发生的概率越大,反之,则越小。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搞好品种布局,实现多抗源品种集团当家,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流行程度。首次探明了杂糯间栽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实施健身栽培,采取药剂浸种、药剂浸秧带药移栽等,可推迟、减轻稻瘟病发生为害。探明了稻瘟病防治时期和次数,尤其是偏重至大发生年颈瘟必须在破口至抽穗初期和齐穗期预防2次,否则,将造成严重损失。探明了75%三环唑(丰登)预防颈瘟的效果和适宜用量,4%春雷霉素、20%三环唑和1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对叶瘟和颈瘟的防治效果和差异显著性,2% 8亿个/g井冈·蜡芽菌、41%春雷·稻瘟灵3种处理和化学农药75%三环唑(对照药剂1)与40%稻瘟灵(对照药剂2)预防颈瘟的效果及评价。搞好防治示范片和应急防控,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并带动大面积防控落实。1997年以来,全市水稻稻瘟病中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50.0%,通过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其实际损失率均控制在2%以下,共计少用农药4523 t,2014年有44129.1 hm2水稻基地、32.7万t稻谷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推进"绿色植保",减少农药用量及残留和环境污染与防治成本,确保玉米生产、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玉米增产增收,采用灯下诱蛾和田间剥查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等方法,开展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效果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投放生物导弹30~37对,平均防效78.0%,防治成本139.50~172.50元,比化学农药防治少142.50~168.00元,玉米产量比空白对照区平均高817.8 kg,增产11.0%,增加产值1 799.16元,增收节支1 941.66~1 967.16元。2003~2014年累计示范推广24 507.33 hm2,增产2004.21万kg,新增产值44 09.26万元,节省防治费用349.23~411.72万元,增收节支4 758.49~4 820.98万元,减少农药5%杀虫双大粒剂551.41 t或90%杀虫单使用12.87 t。且生物导弹使用简便,劳动强度小,适于老、弱、妇、幼操作,对人畜和环境安全,节省药械和用水,是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及IB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防治玉米螟、减少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