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413篇
农学   269篇
基础科学   293篇
  409篇
综合类   2102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1251篇
园艺   362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以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é)、日本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甬砧8号'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Yongzhen No.8')、'五叶香'丝瓜(Luffa cylindrica'Wuyexiang')和'傲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n'Aomei')为砧木,以'春秋王2号'黄瓜(Cucumis sativus'Chunqiuwang No.2')为接穗,研究了大棚自然高温对不同砧木黄瓜嫁接植株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嫁接植株和自根植株叶片中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下降,且嫁接植株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低于自根植株,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高于自根植株;不同砧木嫁接植株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无差异,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及VC含量则表现为嫁接植株高于自根植株,其中以'五叶香'丝瓜砧木嫁接植株的果实品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922.
杂交稻甬优7850秧龄与移栽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杂交稻甬优7850进行3个密度、3个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7850在台州作单季晚稻种植最佳秧龄为 25 d,移栽密度为 15.0万·hm-2,此时能达到最高产量和理想的穗粒结构。  相似文献   
923.
【目的】探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油菜-水稻复种系统CH_4和N_2O排放及其特征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综合计算全球增温潜势,以期了解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大小,从而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油菜-水稻复种模式,在荆州太湖港农场(30.36N,112.08E)油菜-水稻复种试验田设置了5个处理:对照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优化施肥处理(OPT)、一次性尿素基施处理(UA)和一次性控释肥基施处理(CRF),重复3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油菜-水稻季的CH_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监测,并测定土壤种植前后的理化性质与作物产量。【结果】(1)N_2O和CH_4的排放均具有明显的水稻季排放高、油菜季排放低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在油菜季的变化范围为-4.08—35.51μg N·m~(-2)·h~(-1),水稻季则为-16.52—193.30μg N·m~(-2)·h~(-1),年平均排放通量3.66—23.70μg N·m~(-2)·h~(-1);各处理CH_4的通量变化在油菜季的排放量为-0.08—0.05 mg C·m~(-2)·h~(-1),水稻季则为-0.54—4.81 mg C·m~(-2)·h~(-1),年平均排放通量0.42—0.66 mg C·m~(-2)·h~(-1);(2)N_2O年排放总量从高到低依次是FP、CRF、OPT、UA、CK,分别为1.31、1.19、1.04、0.82、0.37 kg N·hm~(-2),排放系数介于0.14%—0.25%,均低于IPCC的推荐值1%。两个一次性施肥处理的UA和CRF相比同等施氮量的OPT处理,均能有效减少CH_4年排放量29.0%和29.9%, UA处理同时能减少21.2%的N_2O年排放总量,而CRF处理却增加了14.8%的N_2O年排放总量;(3)在同等施氮量的条件下,一次性施肥CRF比OPT显著增加油菜产量10.6%,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现油菜季低,而水稻季高的特征,油菜和水稻季中各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油菜季中CRF和UA的排放强度最低为0.038 kgCO_(2-eq)·kg~(-1),OPT最高为0.057kgCO_(2-eq)·kg~(-1),水稻季UA最小为0.07 kgCO_(2-eq)·kg~(-1),FP最高达到了0.13 kgCO_(2-eq)·kg~(-1);(4)综合两种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100 a),用GWP表示,在相同施氮量下,两个一次性施肥处理UA和CRF的GWP均较OPT处理减少了28.0%和18.2%(P0.05),一次性基施尿素对降低温室效应更有效。【结论】对于长江中下游典型农田而言,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或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的措施,可以在保持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可作为水稻-油菜复种系统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施肥推荐技术。  相似文献   
924.
在水果黄瓜栽培过程中采用岩棉,有助于解决温室设施条件差、病虫发生重的问题。现从育苗前准备、苗期管理、定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现代温室水果黄瓜岩棉栽培技术,为进一步丰富我国设施黄瓜栽培技术、提高水果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值(NDF/NFC)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将16只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按维持水平饲喂NDF/NFC分别为3.02(饲粮1)、2.32(饲粮2)、1.58(饲粮3)、1.04(饲粮4)的全混合颗粒饲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18 d,包括3 d的调整期、7 d的预试期和8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总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2的甲烷日排放量显著高于饲粮3和4(43.43 L/d vs.38.88和35.98 L/d;P0.05)。与饲粮1相比,饲粮2和3的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DMI)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38.00 L/kg DMI vs.42.24、41.69 L/kg DMI;P0.05),但是饲粮2、3和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DOM)的甲烷排放量逐渐降低,饲粮4的每千克DOM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饲粮1、2和3(58.78 L/kg DOM vs.75.00、73.35和64.11 L/kg DOM;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或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ADFI)的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且各饲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结合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排放效率,在维持水平下,采用NDF/NFC为1.04的玉米秸秆饲粮作为肉用绵羊甲烷减排的饲粮最合适。  相似文献   
926.
本试验旨在比较颈静脉灌注酪蛋白模式和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乳产量、乳成分以及乳腺对氨基酸摄取利用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中期[泌乳天数:(82±11)d]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颈静脉灌注160g/d酪蛋白模式(Casein组)和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R组)。2个试验组分别以各自灌注前作为空白对照组(C1组为Casein组的空白对照组,C2组为R组的空白对照组)。预试期14d,灌注期5d。试验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籽粕、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和羊草为主要原料,参照NRC(2001)奶牛饲养标准配制。结果表明:灌注酪蛋白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乳蛋白产量和含量较灌注前呈上升趋势(乳蛋白产量上升7.14%,P=0.078;乳蛋白含量上升3.27%,P=0.072);并且,奶牛动脉血浆中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组氨酸(His)的浓度较灌注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Ile的浓度提高31.5%,P=0.097;Leu的浓度提高65.9%,P=0.041;Lys的浓度提高36.9%,P=0.088;His的浓度提高40.1%,P=0.010),而苏氨酸(Thr)、缬氨酸(Val)、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的浓度在数值上虽较灌注前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灌注酪蛋白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奶牛乳腺对天冬氨酸(Asp)和半胱氨酸(Cys)的摄取率显著升高(Asp的摄取率提高95.2%,P=0.031;Cys的摄取率提高49.6%,P=0.031),而奶牛乳腺对甘氨酸(Gly)的摄取率显著降低(降低158.3%,P=0.041)。灌注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乳蛋白含量比灌注前有上升趋势(提高5.78%,P=0.064),而乳脂产量显著低于灌注前(降低8.57%,P=0.015);并且,奶牛动脉血浆中Arg的浓度有上升趋势(提高18.0%,P=0.093),而酪氨酸(Tyr)的浓度呈下降趋势(降低47.8%,P=0.074)。灌注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奶牛乳腺对谷氨酸(Glu)、Cys和Ile的摄取率显著上升(Glu的摄取率提高118.7%,P=0.015;Cys的摄取率提高77.4%,P=0.032;Ile的摄取率提高46.0%,P=0.012),而奶牛乳腺对Ser的摄取率呈下降趋势(降低56.2%,P=0.052)。灌注氨基酸混合物后,Casein组乳脂产量增量显著高于R组(P=0.012),且Casein组的乳产量增量(P=0.095)和乳糖产量增量(P=0.091)较R组有升高的趋势,而2组间其他指标增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颈静脉灌注酪蛋白模式和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均可提高泌乳奶牛的乳蛋白含量,而灌注酪蛋白模式氨基酸混合物同时可以促进乳蛋白产量的升高,因此,颈静脉灌注酪蛋白模式氨基酸混合物的效果优于灌注理想模式氨基酸混合物。  相似文献   
927.
通过盆栽紫花苜蓿实验,考察EDTA和柠檬酸(CA)对供试土壤中Ni各个形态分布、紫花苜蓿生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施加EDTA/CA浓度为5.0/2.5 mmol·kg-1时,对土壤中Ni的活化效果较好,其水溶态含量是对照组的48.2倍,紫花苜蓿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232.0%;施加EDTA/CA浓度为2.5/5.0 mmol·kg-1时,紫花苜蓿转运系数最大,是对照组的194.3%;紫花苜蓿细胞通透性随螯合剂总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施加EDTA/CA浓度为5.0/10.0 mmol·kg-1时最大,比对照组增大206.3%;施加EDTA/CA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土壤蔗糖酶酶的激活率与CA施加量显著相关(P0.01)。研究认为,将EDTA/CA适当配比后施加,既可以减少螯合剂的用量,又可以较好地提高紫花苜蓿富集土壤中重金属Ni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8.
安淮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得到安淮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成功构建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材料。以安淮山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为材料,采取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结合的二步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对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特异性基因Pax7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PCR扩增加以鉴定。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其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密度增大,细胞呈梭型。所得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具有较为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经免疫荧光染色法以及PCR鉴定发现细胞系中有Pax7基因的表达。通过上述材料和方法,可获得较纯的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并稳定传代。  相似文献   
929.
为了获得擎天凤梨SAMs基因,明确其在乙烯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本试验在前期构建全长c DNA文库、批量EST测序的基础上,对目标单克隆进行Primer Walking测序获得了2个SAMs基因,分别命名为SAMs1和SAMs2。SAMs1基因(Gen Bank:KF787113)序列全长1 375bp,开放阅读框1 086 bp,编码一条361个氨基酸的序列;SAMs2基因(Gen Bank:KF787114)序列全长1 235bp,开放阅读框945 bp,编码一条314个氨基酸的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个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晶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AMs1与禾本科植物的SAMs基因聚为一类,与SAMs2关系较远。对2个基因在开花期的表达变化以及乙烯释放量变化分析表明,SAMs1基因表达与内源乙烯的释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即在完全呈色的红色苞片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绿色苞片,最后为绿色叶片。推测SAMs1在乙烯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SAMs2参与了除乙烯生物合成外的其它SAM生物代谢过程。本试验结果对研究擎天凤梨的乙烯生物合成、苞片呈色机理以及催花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0.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灌区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用作物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简要评述,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灌区产量预测模型。对灌区作物产量进行模拟计算,并用检验样本与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的最大误差7.12%,平均误差4.81%。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推广能力,可做为灌区粮食产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