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论对农业高校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然,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广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2):139-144,159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谓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一、“茶艺”一词溯源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  相似文献   
13.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3,25(4):189-191
本文通过对苏轼《叶嘉传》中茶文化内容的解析,指出其中隐含着关于茶史、茶艺、茶叶的采制、茶法的奥义,是茶文化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14.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1,23(1):46-46
本文指出 ,王玲、赖功欧、余悦、林治等茶文化专家误把昙济道人当成道士或道家人物 ,而昙济实为刘宋时的一位著名僧人 ,称高僧为道人是汉晋时期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5.
《千鹤》与日本茶道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因小说《雪国》、《千鹤》、《古都》“以其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在创作上努力表现“日本的传统美”、在祥宗、茶道、围棋、插花、...  相似文献   
16.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5,27(4):160-160
茶叶是大众性饮料,通过茶园管理“绿色技术”,开发生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茶园铺草技术,间作绿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料,茶园放养鸡和蚯蚓。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中国首部大学教材《中华茶艺》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该教材由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丁以寿副教授主编,台湾天仁茶艺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茶艺教育招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艺专业是目前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新兴的热门专业,培养的茶艺人才就业前景良好。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当前茶艺专业招生现状,提出正确对待茶艺教育招生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优秀茶艺人才。  相似文献   
19.
周庆叔《岕茶别论》一书最早著录于清代陆廷灿《续茶经》之"九茶之略"的"茶事著述名目". 关于周庆叔,不详其生平.郑培凯、朱自振主编的《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之《岕茶别论》题记说:"周庆叔,生平事迹不详,明代前期人,约和长洲(今苏州吴县)沈周(1427-1509)是同时代人,长期隐居江南著名茶区长兴,嗜茶,也精于茶事.沈周在《书岕茶别论后》称,庆叔‘所至载茶具,邀余于素鸥黄叶间,共相欣赏',这也就是周庆叔喜茶和与沈周相友的最好也是唯一记述.""现存最早的岕茶专著,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前后长兴知县熊明遇所写《罗岕茶记》,但周庆叔所撰《岕茶别论》要早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现状(一)成立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社团和机构虽然中国茶文化酝酿于两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但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仅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兴起的“文化热”大气候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研究也迅速发展,并很快建立起茶文化研究机构、团体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