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定西县鹿马岔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生产现状调查剖析,可以看出在干旱山区只有改变现行土地利用结构,大力种草种树,以草养牧,以牧促农,实行农林牧综合经营,才是改变这一地区贫困面貌唯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定西县鹿马岔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剖析了我省中部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恶果和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变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三料”俱缺,人民生活困苦贫穷落后面貌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
沙棘根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又名酸刺、醋柳,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灌木或小乔木,为阳性树种,雌雄异株,最高可达10米,常见多为1—2米,呈簇生状。枝叶茂密,生长速度快。三年生的萌蘖幼树,高1.1米,地径2厘米,冠幅1.5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气侯要求不严,能耐干旱和寒冷气侯,对土壤要求也较低,耐干旱瘠薄且耐水湿,在沟谷、河岸、坡底、梁峁顶和沙荒地上均能生长,但在粘土上生长较差,在我省各地几乎都有分布。果实酸甜可食,种子含油率达14—16%,叶子可作马、羊的饲料,枝条易燃,火力旺,产柴量高(在秦安县每亩年产鲜柴600公斤以上)。用种子、插穗和萌蘖苗均可繁殖,是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灌木树种;也是解决农村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风沙地貌的形成和演替过程,着重阐述了风力等控制因素变化的随机涨落对风沙地貌耗散结构生成的影响,并指出风沙地貌演替是一种渐变和突变统一的过程,而其中每年偶发的环境因子较大的变化对地貌形态的塑造具有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省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本文认为历史上黄土高原曾是一个林茂草丰的富饶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形成了今日的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三料”俱缺,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局面。从分析森林遭受破坏后造成的恶果入手,论述了恢复森林的效益,进而提出了黄土高原具备恢复森林的许多有利条件,阐明大力植树是完全可能的。最后,对我省黄土高原地区大力种树恢复森林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胡耀邦同志号召我们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这是逐步实现我省生态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是改变我省面貌的根本大计。我们作为林业和水土保持工作者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振奋。下面就我省黄土高原地区发展林业生产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 一、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定西是甘肃中部地区十八个干旱县的典型代表之一,而鹿马岔行政村又分布在该县一条比较完整的小流域范围内(即占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的12.34平方公里)。这条流域长期失控,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穷地劣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根据甘肃省半干旱地区的特点,提出在本区发展林业生产时应以多功能林业做为本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定西县李家堡乡鹿马岔村情况调查资料,详细剖析了定西地区“三料”俱缺,生态失调,生产停滞,生活贫困的状况、原因和恶果。指出种草种树是改变这种状况,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变生态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唯一有效途径。文章列举了定西地区发展林、牧业的有利条件,并用典型事例说明将这些有利条件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最后,对定西地区种草种树,解决“三料”,发展林牧,治穷致富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