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2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1篇 | |
综合类 | 31篇 |
农作物 | 18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5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飞行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子织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2013年入侵中国海南省。为了解椰子织蛾的飞行能力和飞行节律,运用联机飞行磨测定椰子织蛾成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单日龄的最大平均飞行距离12 817.47 m(个体单日龄的最大飞行距离为15 338.40 m);椰子织蛾雌、雄虫间的飞行距离差异显著,雄成虫随着日龄增加其飞行能力逐渐增强,雌成虫则随日龄增加飞行能力减弱;总体上,雌、雄椰子织蛾成虫在12:00~24:00时段较活跃,在0:00~12:00不活跃。本研究结果可为椰子织蛾的预警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3.
椰子织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3年8月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本文报道了该害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COⅠ/cox1测序和比对的分子鉴定结果、寄主及为害情况。序列比对显示,目标样本430bp的cox1序列与NCBI中已提交的Opisina arenosella的线粒体COⅠ条形码序列覆盖率为100%,一致性达99.8%,表明分子遗传数据支持形态鉴定结果。调查发现,椰子织蛾寄主主要为椰子、王棕和林刺葵,已在海南9个市县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椰子织蛾已在海南定殖、扩散,并形成经济和景观危害,其入侵将对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需提高警惕,加强检疫,防止其扩散蔓延,并开展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4.
5.
不同套袋类型对富士苹果果实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富士苹果果实进行五种套袋处理:膜袋、纸袋、纸+膜袋、双套袋和对照,分析不同套袋处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果实生长量:套膜袋果实前期高,中期低,后期又升高;套纸袋果实前期生长同膜袋,脱袋后生长量迅速增加,高于膜袋果和CK;双套袋果实,从套膜袋至套纸袋前,果实生长略高于CK,中期生长和CK相近,后期(脱纸袋后),生长量明显高于CK;纸+膜袋果实与纸袋果实生长基本一致。2.双套袋果实颜色鲜红,蜡粉厚,无尘。优质果率是双套袋果>膜袋果>纸袋果>CK。果形指数以膜袋果最高,CK最低。双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2%,高于纸袋果,低于膜袋果和CK,但均已达到优质红富士果实性状标准。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双套袋果在所有处理中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幼苗盆栽与圃地接种菌根真菌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盆苛与大田樟子松幼苗接种各种菌根真菌试验,筛选出黄空柄牛肝菌(Gyroporuscyanescens)与彩色豆马勒270号菌株(Pisolithustinctorius270)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的两个优良共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7.
椰子木蛾是2013年在中国海南新发现的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危害严重,对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棕榈科植物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椰子木蛾的扩散蔓延,保护中国棕榈科植物种植业的蓬勃发展,筛选出对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迫在眉睫。笔者采用浸叶法,在室内使用阿维菌素等5种常用药剂对椰子木蛾3龄幼虫进行了毒力测定,分别统计24、48、72h后的椰子木蛾死亡虫数,计算供试药剂不同浓度条件下,椰子木蛾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LC50、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95%置信区间等。结果表明,5种药剂48h后对椰子木蛾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毒死蜱(0.82mg/L)>阿维菌素(0.87mg/L)>高效氯氰菊酯(1.55mg/L)>啶虫脒(5.74mg/L)>吡虫啉(10.35mg/L),阿维菌素和毒死蜱24h和48h的LC50值最小,分别为3.69、0.87mg/L和5.67、0.82mg/L,即这2种药剂对椰子织蛾毒力最高。尽管吡虫啉在72h的LC50最高,但其在24h和48h的LC50均最低,说明椰子木蛾对其敏感性较差。推荐阿维菌素和毒死蜱作为防治该虫的最佳药剂,可为椰子木蛾的田间药剂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矿山地区由于重金属含量较高,严重影响矿山生态环境。为了开发降低重金属矿山土壤污染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揭示湿地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矿山生态修复的影响。本研究以龙葵(Solanum nigrum)和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nervosa)为试验植物,用采自陕西省府谷县已停止开采的矿山中的土壤对其进行单作和间作盆栽培养,并分析相关实验数据。试验结果显示,种植30 d后,单作和间作种植湿地超富集植物明显降低了土壤中铬元素、铅元素、铜元素以及镉元素的含量,间作对重金属吸收能力最好(P<0.05)。种植30 d后,单作和间作种植湿地超富集植物均显著提高了植物多样性指数,间作对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提升效果最明显(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湿地超富集植物在重金属矿山生态修复中具有积极影响,可有效降低地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同时改善地区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黄空柄牛肝菌菌丝体纯培养条件下营养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空柄牛肝菌是油松能够在干旱石质山区生长的关键菌根真菌之一。经组织分离与菌丝体的纯培养,其营养生理代谢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C、N源、PH值对菌丝体的生长均为极显著,菌丝体在MRD培养上基生长势最好,酒石酸氨是其生长的最佳N源,同时该地有机N源的利用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数量变动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固沙植物,近年来受到油蒿钻蛀性害虫的危害,导致大面积死亡.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在宁夏盐池县对油蒿不同演替阶段的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变化及环境因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油蒿的钻蛀性害虫分别是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和一种蛀茎蛾(鳞翅目:卷蛾科);在油蒿不同演替阶段,上述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均有危害,且每个阶段的优势种各不相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受油蒿林的演替阶段及油蒿群落的微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