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9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4篇 |
农学 | 114篇 |
基础科学 | 104篇 |
107篇 | |
综合类 | 625篇 |
农作物 | 107篇 |
水产渔业 | 37篇 |
畜牧兽医 | 387篇 |
园艺 | 155篇 |
植物保护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蚕业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蚕病,给蚕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蚕业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筛选抗性家蚕品种资源、阐明抗性分子机制和发现抗性基因,并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RNA干涉技术等现代分子育种手段选育抗性新品种,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丹育母猪拥有较高的遗传潜力来生产大量富有活力的仔猪。为保证这种较高的遗传潜力能够在生产上得到最好的应用,SEGES丹麦养猪研究中心从管理角度和育种角度,在近几十年来长期致力于研发母猪的母性。21世纪初,育种的重点是在母猪照顾小猪的能力上,这一重点也得到了我们的重视,因此我们进行了一个产后5天活仔数(livepigs on day 5,简称LP5)的育种目标的发展。母猪产后3周内的仔猪窝重和窝活仔数被列为提高窝产仔数育种目标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产后3周的窝重可以成为衡量母猪照顾小猪能力的指标。自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归纳了奶牛疾病的预警要求,分析了国内外8种疫病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兽医巡检预警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牛场迅速、高效预警的需求。二是奶样体细胞数测定技术:可初步诊断隐性乳腺炎,但需要额外细菌培养和检测确诊。三是奶牛群体改良测定技术:以监测生产性能为主,仅可预警奶牛乳腺炎及酮病。四是计步器及发情、反刍项圈预警技术:同时具备发情与反刍监测功能,但仅适用于牛群的发情与反刍监测。五是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或算法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但预警效率受限。六是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技术:可预警口蹄疫等重大传染病,但无法完全替代临床诊断,不能监测病原微生物。七是基于AI和群体热成像的奶牛行为分析技术:可以监视记录奶牛行为与温度特征,锁定病畜,但对发病初期无异常行为的牛只无效。八是生物气溶胶激光光谱测量技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达到预警疫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军方监测人类重大疫病。未来的奶牛疫病预警技术需要进一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奶牛重大疫病预警诊断。本文为预警监测技术的本地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