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济源市农业部门积极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行政执法部门对于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观念淡薄,致使对农资市场不规范现象打击不够,制假贩假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因此加大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河南省的棉花生产现状,2016―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等4个单位在全省主产棉区的9个植棉村(基地)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对河南省植棉面积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生产面积下滑明显,农民对价格的期望值较高,布局进行了较大调整,种植制度也发生了变革,栽培管理明显简化,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病虫害总体减轻,种植效益较好但仍缺少吸引力。除棉花种植费工和价格较低等共性原因外,河南省植棉面积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河南省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核心产区、近年来夏秋季雨涝灾害频发、植棉以间作套种为主、盐碱地基本得到改良。因此,针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现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济源市始终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了济源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济源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济源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共计19家。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济源市在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市场对接、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些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主要做法(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打破农户分散经营形成\"小而全\"和种\"花花田\"的生产格局,济源市通过政策驱动、项目带动、服务推动和部门联动等措施,强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7.
正一、济源市棉花种植发展现状(一)棉花种植面积济源市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面积发展棉花种植,并且一直是当地的优势产业,种植规模和效益均相当可观。由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棉花价格、种植习惯等种种原因的影响,90年代后期陆续淘汰了棉花种植。近几年来,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种植业结构也面临较大的调整。按照济源市2017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全市要压缩籽粒玉米播种面积0.2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济源市农业部门积极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行政执法部门对于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观念淡薄,致使对农资市场不规范现象打击不够,制假贩假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因此加大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济源市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项目、金融、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带动小农户、对接企业、链接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一)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截至2021年10月底,济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787家,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合作社(联合社)1259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9家,市级示范社56家。在市场监督部门注册家庭农场300家,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