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湖南省的降水、土壤、地域条件及农业生产特点,与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相对比,分析探讨了湖南省发展集雨补灌和推行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降水就地入渗、田间微集水、农艺节水)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适应当地条件的降水资源农业高效利用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风速的模拟在全球变化的定量化研究中是很重要的.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一组两参数韦伯分布函数,生成逐日平均风速.其中采用了由容易获得的风速统计资料(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来估计韦伯参数的简便方法.并应用晋西北河曲县的气象统计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6.
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的8个地区、重庆市的云阳县和安徽省的合肥市共1126份山羊粪便样品进行检查,发现1070份球虫阳性样品,总感染率95.03%。对813份阳性样本中的球虫卵囊进行形态学鉴定,共发现12种艾美耳球虫,分别为阿普艾美耳球虫、阿氏艾美耳球虫、艾丽艾美耳球虫、斑点艾美耳球虫、苍白艾美耳球虫、家山羊艾美耳球虫、柯察艾美耳球虫、克氏艾美耳球虫、妮氏艾美耳球虫、山羊艾美耳球虫、羊艾美耳球虫和约奇艾美耳球虫。山羊最多可同时感染9种球虫,多数为2-4种,混合感染率78.7%;6月龄以下、6-12月龄和1岁以上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93.3%、97.1%和96-3%,平均OPG值分别为5282.77、3550.71和1507.88;除奶山羊外,不同品种山羊球虫感染无明显差异;舍饲和放牧山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95.7%和92.8%,平均OPC值分别为3744.35和1028.62。跟踪调查显示,舍饲山羊球虫感染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节球虫感染强度高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7.
8.
玉米田间微集水种植的水温效应及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覆膜为对照,探讨了玉米采取4种集水种植模式的水温效应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集水种植模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集水增墒效应和降低地表温度的作用。集水效应以宽垄式>硬覆盖>膜内式>膜侧式,依次是对照的2.36、2.07、1.88和1.69倍。降温效应以硬覆盖>宽垄式>膜侧式>膜内式,依次较对照低1.6 ℃、1.4 ℃、0.8 ℃和0.5 ℃。水温效应的协调作用不仅可控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而且还延长了生育期,使生殖生长与雨季更加吻合,因而穗大、粒饱,增产效果显著。硬覆盖、宽垄式、膜内 相似文献
9.
芽孢杆菌对番茄抗枯萎病防御性酶活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部包裹接种法将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SR10)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R22)接种于番茄幼苗根部,研究其对枯萎病原菌早期侵染条件下番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芽孢杆菌(+Forl)处理25 d后的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41.11%和51.11%;早期防御性酶活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接种2株芽孢杆菌后,番茄幼苗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以及β-1,3葡萄糖酶活性均表现出短时间内显著增强随后缓慢降低,酶活高峰时间普遍出现在96~120 h内,酶活增幅达到11%~265%;与单接病原菌处理(Forl)相比,接种芽孢菌SR10(+Forl)和SR22(+.Forl)后PPO酶活性增加了9%和13%,SOD酶活性增加了38%和27%,PLA酶活性增加了23%和27%,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加了15%和26%,几丁质酶活性增加了39%和44%,而POD酶活性变化不明显。表明介导番茄产生诱导系统性抗性来抵御枯萎病菌的侵染是多粘芽孢杆菌SR10和解淀粉芽孢杆菌SR22的重要生防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规覆膜(ck1)和起垄覆膜(ck2)为对照,探讨了玉米采取沟垄种植,并用油毡替代地膜覆盖垄面的集水效应对耕层地温、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油毡替代地膜后,雨后种植沟内聚集的降水是ck1的2.07倍,是ck2的1.24倍;耕层0cm~20cm地温分别较ck1和ck2低1.6℃和0.8℃,对控制玉米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和缓解常规覆膜玉米的早衰现象十分有效,总生育期较ck1和ck2分别延长了14d和6d,较二者的增产幅度达27.4%和19.7%,水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25kg/(hm^2.mm)和1.35kg(hm^2.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