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6份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轮配法(不含反交)配制15个组合,研究了黄瓜苗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SOD活性的遗传存在上位性效应;MDA含量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表现为部分显性,显性基因表现为增效;MDA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66.78%,狭义遗传力为56.27%. 相似文献
3.
4.
为解决育种目标性状为区间数的决策处理问题,基于同异理论和区间数理论,提出了一种育种目标性状值为区间数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对目标性状区间数的规范化处理,建立各品种综合性状区间数两两比较的可能度矩阵,从而对品种优劣进行排序。将这种综合评估方法应用于2009-2010年度河南省小麦冬水Ⅰ组区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周99233为优良品种;豫展7号、安05-28、浚K8、金裕麦378、周麦18为较好品种;08漯36、许科718为一般品种,其余品种为较差品种。该方法具有运算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实用、快捷有效等明显优点,在实例分析中评价效果令人满意,因而应用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播期、不同的密度和施肥量对豫新一号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及其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南郑州地区豫新一号的最佳播期为8月16日前后,最佳种植密度为60 cm×50 cm,最佳的施肥量(磷酸二铵)为1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花梗节间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诱导,探求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组合进行原球茎诱导、增值及试管苗生根试验,探索各阶段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茎尖和花梗腋芽是蝴蝶兰形成原球茎的较佳外植体;M S+0.5 mg/LN AA+1.0 m g/L 6-BA+100 mL/L椰乳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8.98;1/2 MS培养基最利于侧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 S+1.0 mg/LIBA+0.5 mg/LN AA。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对豫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和评价,以豫南茶树种质资源圃内41份无性系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33对引物中筛选出26对扩增较好的引物,26对引物共扩增出10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4条,最少为2条,最多为7条,检测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8664个,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0.462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6550,引物多态信息量最大值0.80,最小值0.23,平均值0.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5处,将41份材料分为4大类群,地理来源和遗传背景相近的大都聚在一起,供试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8~1.87,说明资源圃内品种间遗传基础较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去袋时期对套袋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Red Fuji’)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及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用树树势一致,结果量均匀。以单株为小区6,月6~8日(盛花后35~40 d)套袋。每株随机套100个果,3次重复,以不套袋果为对照(CK)。去袋分为8个时期,分别为9月162、0、24、28日,10月2、61、01、4日。[结果]不同时期去袋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但随着去袋时期的推迟,同时期采收的果实其硬度相应降低;9月20日~10月10日去袋,随去袋时间的推迟,去袋后果皮花青苷的合成速率逐渐加快,而叶绿素合成则相应有减缓趋势。10月10日以后去袋的果实果皮中花青苷的合成速率降低。去内袋后6~8 d,果皮花青苷合成迅速,此时果面鲜红、光亮,外观商品性状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以为中原大部分地区优质果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秸秆混合不同比例的废弃苹果果浆为发酵原料,接种一定量的厌氧污泥,在3℃左右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研究玉米秸秆与水果废弃物不同配比混合发酵的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在50 d的发酵过程中,一定范围内随苹果果浆添加比例的增大,所产沼气总量逐渐升高,但沼气中甲烷含量有所降低;苹果果浆与玉米秸秆比例为2:3时(二者TS比0.11、VS比0.12),总TS浓度10.85%时,二者混合发酵产气效果最佳,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为51.2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