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采用植物修复前后污泥分别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communis)、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莴笋(L.sativa var.angustata)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修复后的污泥仅在培养初期对蔬菜种子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培养中后期抑制作用迅速消失;植物修复后的污泥对蔬菜种子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较小,但随着污泥用量增加,对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也加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应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脱氮技术预处理南方地区微污染水源水,通过控制溶解氧(DO)浓度在1.0±0.2mg/L,pH值为7.50~8.85,温度在28~31℃,实现了高效稳定的SND,同时考察了碳氮比(质量浓度)对SND过程的影响及典型周期内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C/N约为4~6时,处理效果最理想,NH+4-N、TN、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85.8%、78.0%,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美人蕉(Canna indica)、天堂草(Cynodon dactylon)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对污泥中Cu、Zn、Pb、Cd、Cr 和Ni等重金属的吸收、分布与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美人蕉和天堂草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地上部,于盆栽土中分别施用质量分数50%和25%的污泥后,美人蕉和天堂草对Zn、Ni、Cd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5.
6.
大坦沙污水厂污泥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大坦沙污水厂污泥中的Cu、Zn、Pb、Cd、Cr、Ni进行形态及总量分析,同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中Cu、Zn、Pb、Cd、Cr、Ni的含量均低于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值;Pb、Cd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存在,Cu、Zn、Cr、Ni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Zn、Pb、Cd、Cr的不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这对污泥农用是非常有利的.盆栽植物的根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大于茎叶,其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