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从实际出发,分析林业经营现状,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切实可行的培育森林后备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江黄颡成鱼养殖是从冬花(或春花)鱼种培育至食用鱼的过程。当前江黄颡鱼成鱼饲养的主要问题是混养种类少,出塘规格小,皮肤病较多,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根据江黄颡鱼的生物特点,采用生态养殖技术,产量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外植体的选择、消毒体系的建立、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驯化等方面总结对比目前研究成果,为树莓快速繁育及大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高质量农业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农业设施设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数字化、规模化高效蔬果生产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是值得探索、实践的.浙北地区德清县新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田农业)开展葡萄一黄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并通过数字农业精准调控降低黄瓜病虫害发生取得成功,效益显著.现将葡萄一黄瓜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沉积物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沉积物中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年变化为0.126~0.880 mg/g,年均值(0.410±0.180) mg/g,蛋白酶活性年变化为0.024~0.472 mg/g,年均值(0.190±0.103)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变化为0.068~1.042 mg/g,年均值(0.340±0.196) mg/g,脱氢酶活性年变化为12.092~52.794 mL/g,年均值(26.980±8.295) mL/g。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在自然纳潮池塘中均值最高,变化幅度最大;淀粉酶活性均值则在自然纳潮池塘中最低,养水机池塘最高,这与养水机池塘有机质最低,自然纳潮池塘最高,养水机池塘沉积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真菌数量最多有关。表明养水机能够快速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有机化合物,有利于池塘的正常物质循环。本研究从沉积物酶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养水机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种水质调控方式产生差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江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黄颡鱼(Pseudobagrus uachelli Richardson)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试验,先用LRH-A2预备针催熟,再用1mgPG 2.5mgDOM 3.5μgLRH-A2混合催产,水温24-27℃下,效应时间为20-24h,产卵率可达97%,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经人工授精,受精率达70%,采用塑料网片粘卵,在卵化环道内孵化,孵化率达94%,此外,对江黄颡自然繁殖的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轮虫培育池生态系统浮游细菌的生物量及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半循环流水轮虫培育池(1#)、静水轮虫培育池(2#)和半循环流水轮虫饵料培养池(3#)中浮游细菌的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1#、3#和2#池中浮游细菌的密度依次为(14 55±5 67)×108个/L、(8 44±2 75)×108个/L和(24 52±8 71)×108个/L,而浮游细菌的生物量依次为(6 75±2 63)、(4 39±1 01)和(11 38±4 52)mg/L。在土池轮虫培育中微藻类是主要生产者,浮游植物尤其是微型藻类的数量决定了浮游细菌是否成为轮虫饵料的主要供应者。浮游细菌的数量变化和COD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陕北黄土区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皮>干材;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P,K,Ca,Mg总量分别为319.52, 32.53, 250.02, 219.11,43.54 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668.75,0.67,0.24,195.06 kg/hm2;油松人工林N,P,K,Ca,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3.81,5.19,18.78,1.07,4.81;每生产1t有机物质需要这5种元素约9.41~12.19kg/(hm2*a);乔木层中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71.27~668.75?kg/hm2,其中干材营养元素积累量约占乔木层的14.9%~16.7%.  相似文献   
10.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为了研究贡嘎山冷杉(Abies fabri)纯林林下地被物及林地土壤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贡嘎山4种林龄的冷杉纯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林下地被物持水特性及林地土壤物理实验,得到不同林龄林下地被物最大持水量、吸水速度等水文特征参数及林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成熟林林下苔藓层持水量最大,为其风干重的343.5%,过熟林林下的为284.5%,中龄林林下的为282.5%,幼龄林林下的为250%.成熟林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其风干重的301.8%,过熟林林下的为226.4%,中龄林林下的为209.4%,幼龄林林下的为205.4%.经分析拟合,得到林下苔藓层、林下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之间关系式S=ktn.贡嘎山冷杉纯林林地土壤容重为0.851~1.136 g/cm3,土壤饱和含水量为55.29%~83.96%,毛管持水量为44.48%~75.41%,田间持水量为39.50%~65.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