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初步获得了耐冷性相关的13个性状的表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份玉米材料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单项指标被转换成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根据材料的综合耐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类,其中玉米自交系J 8耐冷性较强,单独分为一类,第二类为耐冷性中等的材料,共4份,第三类为耐冷性一般的材料,共11份,第四类为耐冷性较弱的材料,共4份。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遗传育种研究,在对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分离群体混合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方法,对2亲本和2混池进行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sequencing,SLAF),...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走访了专门利用奶牛粪加工绿色微生物有机肥料的企业——山东省阳信县一亩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据企业总经理张建平先生介绍,目前,企业每年“消化”牛粪8000-10000立方米,能分解上万头奶牛排放的粪便,年生产2000-5000吨微生物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4.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总爱用"大鱼吃小鱼"来形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并似乎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眼下,这种说法却悄然有了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干旱、低温、洪涝等非生物逆境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多为复杂数量性状,传统的抗逆育种研究进展缓慢。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因具有多态性丰富、一致性好、成本低、通量高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论述了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完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评价标准,筛选耐盐性强的玉米种质资源,解析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遗传机制,为玉米萌发期耐盐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390份玉米自交系耐盐性相关的10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为5个综合指标,即7d发芽率、芽干重、芽鲜重、根干重和根长,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指标。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确定各材料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材料萌发期耐盐性分为6个等级,其中高度盐敏感型材料298份,中度盐敏感型材料49份,盐敏感型材料27份,耐盐型材料9份,中度耐盐型材料5份,高度耐盐型材料2份。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烟草加工工艺质量管理实际,通过建立重点工序管理方法,并对工艺参数进行系统化分类分级管理,构建了加工工艺工序及工艺参数精细化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应用实践,显著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科学化水平,制品工艺质量控制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作物转基因技术、种植现状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选育出能够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绥粳18的新品种,探索完善寒地水稻60Co-γ射线辐射育种途径,采用220 Gy、250 Gy和280 Gy3个剂量辐射绥粳18水稻种子方法,对辐射后种子活力、出苗及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在0~280 Gy 60Co-γ辐射剂量范围内,绥粳18水稻种子辐射后15d为最佳苗床播种时期,根活力指数和茅长是限制种子苗床出苗的主要因子,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幅度大,高剂量对成熟期延长、分蘖数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株高、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抑制作用.M1群体农艺性状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0.52801)>结实率(0.35272)>分蘖数(0.11387)株高>(0.00462)>成熟期(0.00077)>千粒重(0.00001).明确今后辐射世代育种要注重早熟、强分蘖力、较高植株、多穗实粒数、高结实率等遗传变异性状材料的选择.本研究为开展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新种质创新.,以及寒地水稻辐射育种可能有效途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种质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辐射诱变对寒地粳稻种子活力及幼苗发育的影响,为开展寒地水稻突变体筛选和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6个不同积温带主栽粳稻品种(龙稻18、松粳28、垦稻12、绥粳18、龙粳31和龙粳4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4个钴60-γ(60Co-γ)射线辐射剂量(0、220、250和280 Gy)及5个辐射后缓冲期(5、10、15、20和25 d)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粳稻种子活力及秧苗发育的影响.[结果]种子活力分析结果表明,寒地粳稻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后,不同缓冲期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显著(P<0.05,下同),对芽长和根活力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品种与辐射剂量效应因素确定辐射后15 d为种子活力最佳表达期.幼苗发育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对幼苗出苗率影响最大,且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品种耐辐射性依次为绥粳18>龙稻18>垦稻12>松粳28>龙粳46>龙粳31.建立品种辐射剂量(x)对成苗率(Yvn)最优拟合度回归方程,计算获得龙稻18、松粳28、垦稻12、绥粳18、龙粳31和龙粳4650%成苗率的最佳辐射剂量分别约为220、130、220、230、70和65 Gy.[结论]在220~280 Gy辐射剂量条件下,寒地粳稻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后15 d为最佳苗床播种缓冲期,其幼苗发育指标适宜作为辐照剂量和辐照敏感性测定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