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篇 |
农学 | 39篇 |
基础科学 | 30篇 |
90篇 | |
综合类 | 240篇 |
农作物 | 26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95篇 |
园艺 | 42篇 |
植物保护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牛胆置核育黄已被广泛采用。为了顺利进行牛胆置核术,保障牛体育黄工作的开展,自1987年以来,笔者根据在大荔县境内134例牛胆置核术的资料,对术中的保定、麻醉、体壁切口的选择和胆囊的寻找、认定、牵出、切口的缝合以及防止发生气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整理如下,供育黄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1963年,英国的Brenner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成虫细胞数量不多,功能也不复杂,身体透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是研究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理想的模型动物[1]。1974年,Brenner发现用乙基甲烷磺酸盐(Ethylmathanesulforate,EMS)可诱导秀丽隐杆线虫特异的基因突变[2]。这种将基因分析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引发了Brenner等在这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并成为后来的许多相关发现的基础。目前,秀丽隐杆线虫几乎应用到从胚胎发育学到老年学等各个生物学研究领域,其中最杰出的成果是,Brenner和Horvitz、Sulston对… 相似文献
3.
4.
为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受体(IGFR)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探讨绵羊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其发育环境——生殖道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泌及其作用,取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经固定、切片、免疫染色,观察IGFs mRNAs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同时用RT-PCR技术研究了各组织中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 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s 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的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都有表达,4种因子表达模式相似:在卵巢中,IGFs主要定位于卵泡颗粒细胞,间质细胞亦有少量表达。在输卵管中,上皮细胞免疫染色呈阳性;在子宫中,腺细胞及上皮细胞的阳性信号强于固有层。RT-PCR检测表明IGFs mRNAs在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5.
6.
“火烧战船”一法属中兽医炙术当中的一种。几年来,笔者运用此法治疗家畜腰背风湿症数十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8.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病虫害是甘蔗生产的最大威胁。近年来病虫害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常发性病虫害持续处于常发态势,二是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三是病虫害混合发生,复合侵染,四是突发性危险性病虫害频发,暴发成灾。针对新特点从病源虫源、品种布局、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策:一是严格执行甘蔗引种、调种检疫制度,选育推广抗病、抗虫健康种苗,二是完善甘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安全科学用药水平,三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探索优化推广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防控机制,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五是创新科技培训机制,宣传普及植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选取四种不同介质(100%石英砂、75%石英砂/25%高岭土、50%石英砂/50%高岭土和100%高岭土),探讨了黄原胶分散的纳米Fe~0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行为。纳米材料投加点设置在介质填充池中间靠近阳极电解池的位置。研究发现,采用该实验装置,100%石英砂的处理中电渗流量最大,这与其较大的孔隙和渗透性有关,加入高岭土的处理中电渗流量较小且各处理流量相当。纳米Fe~0在石英砂中的迁移高于加入高岭土的处理,大部分纳米Fe~0集聚在靠近投加口的部分,在远离投加口的部分铁逐渐由Fe2+向Fe3+转化。100%高岭土中纳米Fe~0的迁移高于混合介质处理,这与其较高的电流强度有关。纳米Fe~0在电动迁移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溶解和转化,其在高岭土中的迁移是以离子态进行的。μ-XANES(微束X射线近边分析)的分析结果证实电场驱动下高岭土中的铁主要以纤铁矿和磁铁矿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水力侵蚀对砒砂岩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侵蚀剧烈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Kriging插值法准确描述水力侵蚀下土壤有机碳空间动态迁移过程来探究侵蚀与碳平衡的关系并为有效治理砒砂岩区坡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的参考。结果表明:(1)降雨前后各土层有机碳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减少,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自相关均为正相关且0—10 cm土层自相关性最大。降雨后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减少而20—40 cm土层增加,且各土层变异程度均较雨前减弱。(2)降雨前后土壤有机碳分别与高斯模型,球状模型较为拟合,且变程值均随土层增加而增大。降雨前后0—10 cm土层表现均为强烈空间相关性且雨后结构比增大,而10—40 cm均为中等相关性雨后结构比减小。(3)降雨后空间异质性减弱斑块面积变大,总体表现为同一土层坡上侵蚀坡下沉积,而不同土层下0—20 cm土层表现为侵蚀,20—40 cm土层表现为沉积。(4)降雨前后土壤有机碳均与黏粒呈现较显著正相关,其中降雨前0—10 cm土层有机碳与黏粒为极显著正相关,降雨后各土层相关性增强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但降雨前后土壤有机碳与粉粒相关性均较小且不显著,与砂粒则基本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