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6篇
  72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Wang Y  Wang D  Deng X  Liu J  Sun P  Liu Y  Huang H  Jiang N  Kang H  Ning Y  Wang Z  Xiao Y  Liu X  Liu E  Dai L  Wang GL 《Phytopathology》2012,102(8):779-786
Tianjingyeshengdao' (TY) is a rice cultivar with durable resistance to populations of Magnaporthe oryzae (the causal agent of blast) in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basis of its resistance to blast, we developed a population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from a cross between TY and the highly susceptible 'CO39' for gene mapping analysis. In total, 22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controlling rice blast resistance were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1, 3, 4, 5, 6, 9, 11, and 12 from the evaluation of four disease parameters in both greenhouse and blast nursery conditions. Among these QTLs, 19 were contributed by TY and three by CO39. Two QTL clusters on chromosome 6 and 12 were named Pi2-1 and Pi51(t), respectively. Pi2-1 was detected under both growth chamber and natural blast nursery conditions, and explained 31.24 to 59.73%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Pi51(t) was only detected in the natural blast nursery and explained 3.67 to 10.37%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urable resistance in TY is controlled by two major and seven minor gen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rkers linked to both Pi2-1 and Pi51(t) in this study should be useful for marker-aided selection in rice breeding programs as well as for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identified resistance genes.  相似文献   
112.
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无限果枝类型棉花品种CN01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果节形成高峰期为7月26日至8月5日,成铃高峰期为8月16-25日,高峰期内群体果节日增量和成铃强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麦后直播棉产量由伏桃、秋桃和晚秋桃构成,秋桃占53.57%~56.07%,成铃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7 500和60 000株/hm2处理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13.
杜仲原料叶采收期检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重复采样检测及数值分析 ,初步揭示了杜仲原料叶内含胶药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证明采收时间不同胶药品质差异较大 ,最佳采收季节为药用叶 8月份 ,胶用叶 10月至 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11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所发生的革命变革出发,肯定了马克思对物、对人、对人的直观能力的实践理解的合理性、革命性.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唯物论,也没有否定自然这一唯物论的前提.而当前流行的实践本体论忽视了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然及其规律对实践的先在性、前提性,忽视了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变革世界"的客观功能而有滑入到唯心主义的危险.文章指出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构成了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15.
噁草酮耐光解作用与施药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噁草酮对阳光的分解有良好的耐性,用25%乳油2.5L/hm~2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施药后曝晒25d左右药效开始下降,曝晒35~40d的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45d后防效较差。施药后等雨或等水灌溉出苗,防除效果好。土壤湿润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6.
大麦品种对BYMV的抗性与过氧化物酶、酯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4个不同生育期的叶片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呈两峰两谷现象。感病品种早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力大于抗病品种,感病严重度与酶活力呈正相关。三叶期叶片同工酶电泳表明,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在快带区比感病品种多1条酶带,酯酶同工酶在慢带区多1条酶带,这些酶带可作为抗性品种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分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中有1条酶带与抗性有关。拔节期叶片有3条酯酶同工酶带、根材料中有2条分别与感病性有关。本文初步探讨了同工酶与抗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7.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毒病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病害,因此培育多抗品种是小麦绿色生产的基础.扬麦18是多抗高产小麦品种,具有抗赤霉病基因Fhb1、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毒病数量性状位点(QTL)QYm.njau-5A,其不足是株高较高、抗倒性差.扬麦22是抗白粉病的高产品种,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V,但中感赤霉病,高感黄花叶病毒病.为了培育矮秆抗倒、兼抗3种病害的小麦新品系,以扬麦18/扬麦22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研究Fhb1、QYm.njau-5A在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粒质量的遗传效应,并对多基因聚合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Fhb1、QYm.njau-5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9.0%、50.5%,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说明二者可在亲子代自由传递;Fhb1阳性RIL组群的平均病小穗数显著低于Fhb1阴性RIL组群,Pm21、PmV阳性RIL家系均表现为高抗白粉病;单个QYm.njau-5A能够满足抗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育种需求;Fhb1对株高、粒质量没有显著影响;QYm.njau-5A对株高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粒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育成兼抗3种病害的矮秆高产新品系(组合)扬17J103、扬杂麦1号进入区域试验.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矮秆多抗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优异的育种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国内马铃薯净菜和鲜切产品的需求巨大,针对我国马铃薯加工和机械化去皮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刀盘式马铃薯削皮装置,可实现马铃薯的切削、排屑和排料等作业。利用该装置进行削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削皮效果影响程度依次为刀盘转速>削皮时间>尺寸规格>单次喂入量。最佳切削工艺参数为中型马铃薯(90 mm<长径≤120 mm,200 g<单个质量m≤400 g),一次喂入4 kg,以325 r/min加工50 s,在此加工参数下,基于图像处理的削皮评分94.1,损耗评分89.6,损伤评分99.3,综合评分94.3。   相似文献   
119.
为给选育籽粒灌浆快、粒重高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材料与技术支撑,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获得的158个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应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1个QTL,其中检测到5个与灌浆速率相关的新的QTL,分别位于3AL、4DL(2)、6AL和 7AL上,可解释3.4%~9.3%的表型变异;检测到3个与千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位于4AL(2)和4DS上,可解释3.9%~9.2%的表型变异;首次检测到3个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相关的QTL,分别位于3AL和4DL(2)上,可解释2.7%~7.5%的表型变异。扬麦16提供与灌浆速率和千粒重相关QTL的增效基因,累加了定位到的全部籽粒灌浆快和粒重高的位点;扬麦22提供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相关QTL的增效基因。扬麦16和扬麦22可用作选育早熟、大粒小麦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0.
"绿玉"萝卜由"豫萝卜一号"和"洛阳露头青90-1"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秋萝卜新品种,生育期80~85d。植株半直立,生长势强;叶片花叶型、深亮绿色,叶片数15.46片;肉质根中长圆柱形,露根率为79.72%,表皮光滑,皮色青绿,肉色淡绿,肉质脆,稍甜多汁;平均单根质量1.55kg,2013—2014年区试667m~2平均产量5 917.76kg;抗霜霉病、病毒病和黑腐病。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河南省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