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131篇
  268篇
综合类   1186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492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41.
苔藓植物在边坡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选择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沿线典型的路堑边坡和自然边坡,对苔藓植物的种类与生物特性的空间变异性以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点苔藓植物种类差异明显。夹江县的试验点苔藓植物共7种,主要以藓纲植物为主,金堂县的试验点苔藓植物共2种,主要以苔纲植物为主。在同一地点,夹江县的试验点苔藓植物种类表现为路堑边坡多于自然边坡,而金堂点路堑边坡与自然边坡苔藓植物种类完全相同。同是路堑边坡,夹江点苔藓植物最大持水率显著大于金堂点。苔藓植物生物量与草本植物盖度、枯落物鲜重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硬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枯落物鲜重和土壤硬度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2.
铁营养对花生根瘤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铁对花生根瘤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营养能够明显地提高花生地上部含氮量和总吸氮量。与对照相比,介质中供铁浓度为80mol/L时地上部含氮量和总吸氮量分别提高了2.0%和11.7%,表明铁直接参与了固氮过程;当铁浓度在0~80mol/L范围时,铁对根瘤起始点数量没有影响,而对可见根瘤数、根瘤重量和固氮酶活性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铁浓度为80mol/L时可见根瘤数和根瘤重量分别提高了194%和87%,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花生固氮酶活性和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6%和10%。这表明铁营养主要是影响花生根瘤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根瘤的固氮功能。  相似文献   
143.
不同水分含量对潮土和火山灰土硝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对取自中国的潮土和日本的火山灰土硝化动态的影响。潮土在土壤硝化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60%~90%较为适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引起土壤硝化力降低。火山灰土在土壤硝化中的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75%~90%较为适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引起土壤硝化力降低。潮土在硝化培养中有亚硝酸盐出现,火山灰土没有亚硝酸盐被检出。土壤亚硝酸盐含量在低水分含量下峰值低,持续时间较长,在高水分含量下峰值高,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4.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陵县土壤养分定位监测试区土壤速效磷、钾养分随时间的变异。结果表明,1992~2002年10年间,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增加0 33mg L-1 a-1;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降低1 52mg L-1 a-1。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时间变异趋势与土壤磷养分平衡处于盈余状态和钾养分平衡处于亏缺状况有关,土壤 作物系统内磷素(P)盈余平均为38 6kg hm-2 a-1,其实际平衡盈余率大大超过合理的范围,磷肥用量明显偏高,未得到合理高效利用;而钾素(K)亏缺平均为95 7kg hm-2 a-1,其实际平衡亏缺率略低于允许平衡亏缺率,若试区土壤钾素长期处于亏缺状态,会明显降低土壤供钾能力。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揭示猪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梅山猪,大白猪和梅大杂交猪背最长肌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14条在杂种与纯种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并用半定量RT-PCR鉴定.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这14个EST与已知的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没有明显的同源性,随后这14条EST被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组织表达谱分析揭示了这些EST在心、脾、肝、肾、小肠、卵巢、肺等绝大多数组织中表达,说明这些基因对生命过程很重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梅山×大白杂交组合的杂种与纯种之间的不同基因差异表达的方向存在巨大差异,猪杂种优势可能是在一定阶段有诸多不同的必不可少的基因向各种方向差异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6.
棚膜颜色对避雨栽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棚膜颜色对避雨栽培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果实品质的影响,分别对露地栽培和不同颜色棚膜(红、黄、蓝、紫、白)避雨栽培下果穗周围空气温湿度、风速以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降低葡萄果穗附近的空气温度,其大小为空白对照白色棚膜蓝色棚膜紫色棚膜黄色棚膜红色棚膜;避雨栽培提高果穗周围空气的湿度,棚膜颜色对湿度的影响结果与温度相反;避雨栽培能降低果穗周围的风速,不同颜色棚膜处理之间的风速无显著差异。2避雨栽培中蓝、黄、红色棚膜均能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实的糖酸质量浓度,其中紫色和红色棚膜处理分别对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浓度影响最大,而白、紫色棚膜在提高其含糖量的同时降低总酸质量浓度。3紫色棚膜处理下葡萄果实的单宁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蓝色棚膜和露地栽培,白色棚膜最低;总花色素质量分数在紫色棚膜和露地栽培下最高,其次为蓝色棚膜,红色棚膜最低;露地栽培、紫色棚膜、蓝色棚膜、黄色棚膜、红色棚膜、白色棚膜下的总酚质量分数依次降低。因此,采用紫色棚膜覆盖能够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7.
通过测定不同施N条件下油菜各器官的N素含量,研究了油菜后期根、茎枝、叶片等营养器官中N素的 输出和角果中N素的积累。其主要结果如下: (1)根、茎枝、叶片中N素积累量的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一般在 开花期前后达最大值;角果中N素总量随角果的生长逐渐增加。增施N肥明显增加各器官的N素积累量,推迟最 大值出现的时间。(2)根系、茎枝、叶片中的N素向外输出的比例随施N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占其最大值的20% ~35%、35%~65%、55%~70%。(3)角果中的N素有30%左右来自叶片中N素的再利用,受施肥量的变化影响 较小; 35% ~10%来自茎枝的N素的再利用,随施N量的增加而减少;来自根系中N素的再利用不足5%;来自开 花后从土壤中吸收的N素约为30% ~60% ,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8.
为探讨毕节小檗(Berberis guizhouensis)2个居群的遗传变异性和相似性,用聚丙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毕节小檗2个居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小檗2个居群20株植株POD同工酶酶带数为8条,其中有4条共同酶带(POD-3、POD-5、POD-7、POD-8);COD同工酶酶带数为7条,其中也有4条共同酶带(COD-3、COD-5、COD-6、COD-7)。不同居群的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同一居群的不同同工酶酶谱也存在差异;韭菜坪居群的分化程度大于艾家坪居群。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明确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防治稻田埂埝杂草的效果、杀草谱及最佳用药量。[方法]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56%二甲四氯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50%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不同剂量(1 242、1 656、2 070、3 312g/hm2)防除稻田埂埝杂草的效果。[结果]50%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不同用药量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藜(Chenopodium album L.)、假稻(Leersia japonica Makino)等为代表的1年生和多年生恶性杂草的杀草效果有明显差异,1 656 g/hm2低剂量处理施药后35 d的综合除治效果为84.1%,而3 312 g/hm2高剂量处理的综合除治效果则达到98.5%,二者间差异显著。[结论]采用50%2甲·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进行稻田埂埝杂草防治,以稗草、藜等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群落为主的埂埝杂草防治剂量采用1 656 g/hm2,以多年生恶性杂草——假稻为主的稻田杂草防治剂量则采用3 312 g/hm2。  相似文献   
150.
烟叶烘烤过程中白粉病菌的侵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烟叶采后白粉病菌在烘烤过程中的侵染情况,以烟草品种南江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白粉病菌对烟叶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的白粉病菌成活率和侵染率以烟草白粉病菌最高,分别为66.7%~88.9%和50.0%~88.9%,烟田周边的植物中,羊蹄、水蛇麻、风轮菜、地雷花和葵花上的白粉病菌均能侵染烟叶导致烟叶白粉病,侵染率为5.6%~50.0%,以地雷花的侵染率最高,达50%;在烟叶烘烤过程中,烟草、地雷花、风轮菜、葵花和水蛇麻上的白粉病菌只能在散叶堆放阶段和鲜烟装炕阶段侵染烟叶,侵染率为5.6%~88.9%,在烟叶烘烤的后续阶段不能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