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70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70篇
  103篇
综合类   583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喷油嘴流量系数变化对单缸直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流量系数对ZH1105柴油机标定工况和低速大转矩工况的烟度和燃油消耗率有明显影响。通过对燃油喷雾的分析,揭示了流量系数影响柴油机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硝酸钙在底泥修复中的作用机理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受污染底泥的修复已经成为水环境修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泥中注入硝酸钙则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底泥原位处理技术。全面分析了硝酸钙在底泥修复中去除有机物、抑制磷的释放以及消除水体黑臭现象的机理,并介绍了这一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状况。研究成果表明:在底泥中注入硝酸钙的技术已从实验室和中试研究阶段发展到了实际的工程动作阶段,并且在有机物PAHS的降解和硫化物的去除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氢分压(PH_2)是厌氧消化中一项重要的状态参数。本研究进行基质淀粉的中温厌氧消化,观察不同状况下 PH_2变化。结果表明:1.具有不同优势类型产CH_4菌的反应器,对 PH_2变化的承受能力完全不同.2.由有机冲击负荷所造成的PH_2变化,其上升速度与基质类型有关。3.PH_2变化明显地受到有机负荷上升速率的影响。4.系统的自身缓冲能力也关系到 PH_2的变化。因此,本研究认为 PH_2作为厌氧消化有机负荷监控的唯一指标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中VR/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当前,虚拟现实(VR)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应用的领域之一就是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领域。论述了农业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VR/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讨论了现代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中VR/可视化子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系统选型配套是研究机械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确保优质和高效完成各项作业的重要条件。为此,对目前农业机械配备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采用流水作业下的农业机械线性规划配备模型来进行配备量研究,对农业机械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钝化剂(粉煤灰、磷灰石和膨润土)对黑土中铜(Cu)的化学形态、生物积累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钝化剂能显著降低Cu污染黑土中水提取态(DW)、TCLP提取态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DTPA-TEA)提取态Cu含量,其中以膨润土的效果最为明显;Tessier连续提取测定发现,3种钝化剂显著降低非残留态Cu(水溶态和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含量(p<0.01),增加残留态Cu含量,表明3种钝化剂通过改变黑土中Cu的化学形态,降低了黑土中Cu的可淋失性和生物有效性;与对照相比,添加钝化剂能显著降低水稻地上部分的Cu含量(p<0.01),如在400Cu mg/kg处理的土壤上,添加2.5%的粉煤灰、磷灰石和膨润土使米粉中的Cu含量分别降低21.8%,22.7%和31.9%。土壤中可淋失态和生物有效态Cu的分析表明,钝化剂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降低土壤中Cu的生物有效性,以降低Cu在水稻中的积累;试验表明,Cu污染土壤中施用钝化剂可以修复Cu污染,降低水稻Cu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两种酶组合添加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体外消化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1)0.3%蒸馏水(对照组,CO);2)0.3%纤维素酶(CE);3)0.3%木聚糖酶(XE);4)0.15%纤维素酶+0.15%木聚糖酶(组合酶组,CX),分别于青贮3、7、14、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CO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了干物质损失(P<0.05)。酶制剂显著提高了水稻秸秆青贮饲料24、48和72 h时的累积产气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青贮末期CX组有最高的乳酸含量(34.13 g·kg-1DM)、体外产气量(68.27 mL)、干物质体外消化率(61.31%)和最低的pH值(4.36)。与CE和XE相比,CX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更高。综上所述,添加酶制剂可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改善水稻...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粒重对气候的反应和生态适应性,用2006年和2007年在南方稻区8个生态点29点次的田间种植试验资料,将粒重解析为谷粒长、宽、厚和比重4个因子,组建了谷粒面积(S)、厚度(H)和比重(ρ)的环境预测模型。相关分析表明,谷粒面积S的影响期在颖花分化期(III~IV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VI~VII期),温度是其主要影响因子,有利于谷粒长度和宽度发育的日平均气温( )为27~29℃,最高气温(Tmax) 34℃,最低气温(Tmin) 24℃。谷粒厚度H与抽穗后1~30 d的Tmax呈二次曲线关系,与 呈负相关。谷粒比重ρ与日照时数(SH)呈正相关,影响时期在抽穗后1~10 d;与Tmax呈负相关,影响时期在抽穗后1~30 d。有利于增加ρ的气象指标是SH达到8 h,Tmax低于30℃。用1951—2002年的气候资料模拟计算了95个地区的两优培九千粒重,按7个水稻生态区归纳,平均值变化在25.93~28.01 g之间。千粒重的区域分布明显随纬度而递增,由于地形影响,在湘、赣、粤北地区还表现出一定的经向影响。晚季稻的千粒重则比早季稻高1.39 g。幼穗分化期的温度和灌浆结实期的温度、日照时数是造成两优培九粒重区域和季节特征的主要生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脱落酸与种皮对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年新采收杜梨种子和自然贮藏1 a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皮和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对诱导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梨种皮和脱落酸均能够抑制杜梨种子的萌发,种皮的抑制萌发效应显著大于ABA的作用,杜梨种子去除种皮后,休眠性可被部分解除.脱落酸对杜梨种子抑制萌发的效应在去皮和不去皮种子中表现明显差异,5 mg/L ABA浓度对未去皮种子产生明显抑制效应,20 mg/L ABA浓度对去皮种子产生明显抑制效应,说明未去皮种子对ABA的敏感性大于去皮种子.种皮与ABA的双重抑制效应,使种子对ABA浓度水平差异的敏感性增强.不同激素组合试验说明了GA3、6-BA和ABA在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国内外昆虫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与建议,本研究整理并筛选了1933—2022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昆虫性别决定基因的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发文年代、关键词、作者和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5年昆虫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446篇),其次是中国(111篇)和日本(88篇);国内外载文量最多的期刊分别是《昆虫学报》(9篇)和Genetics(94篇);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表明昆虫性别决定在国内外都是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且国内外研究方向大体一致,研究热点均集中在模式生物上;通过关键词共现和突现词分析发现利用昆虫性别决定基因进行害虫防治是未来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