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09篇
  免费   3224篇
  国内免费   6149篇
林业   4013篇
农学   3691篇
基础科学   3161篇
  6374篇
综合类   27704篇
农作物   4010篇
水产渔业   2112篇
畜牧兽医   10330篇
园艺   4297篇
植物保护   3090篇
  2024年   526篇
  2023年   1353篇
  2022年   2977篇
  2021年   2814篇
  2020年   2680篇
  2019年   2701篇
  2018年   1936篇
  2017年   2942篇
  2016年   1991篇
  2015年   2985篇
  2014年   3127篇
  2013年   3578篇
  2012年   4981篇
  2011年   5018篇
  2010年   4798篇
  2009年   4251篇
  2008年   4307篇
  2007年   3745篇
  2006年   3003篇
  2005年   2306篇
  2004年   1544篇
  2003年   974篇
  2002年   1127篇
  2001年   1020篇
  2000年   935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3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提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各成员之间利益生成和分配的合作与博弈过程,产业链是否稳定决定于利益分配是否合理,产业链各成员是否实现了个体利益分配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指出广东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生成和分配机制的不断优化,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红叶石楠是我国园林绿化常用的彩叶树种。近来,安徽合肥市红叶石楠叶斑病发生严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为科学防控红叶石楠叶斑病,对其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红叶石楠叶斑病的病原菌,并通过显微形态观察结合系统发育树的方法,最终将其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6。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广西部分地区猪群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5个地市33家养殖场随机采集免疫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疫苗的血清样品393份,使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对样品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抗体阳性率总体较高的是猪瘟,达75.06%;其次是猪伪狂犬病,为71.25%;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最低,仅为42.24%。各种病原抗体在不同规模的猪场有较大的差别,规模猪场的猪群某些疫病的抗体未必比散养猪群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和弱毒苗、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猪伪狂犬病国产苗和进口苗免疫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4.
几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浓度为0.6%、0.9%、1.2%、1.5%和1.8%的复盐(71%NaCl+3%CaCl2+4%MgSO4+22%K2SO4)溶液培养种子,根据初萌时间、发芽率下降百分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耐盐指数8个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确定九种豆科牧草苗期耐盐能力为沙打旺>中苜3号紫花苜蓿>东方山羊豆>小冠花>百脉根>扁蓿豆>鹰嘴紫云英>白三叶>黄花苜蓿。  相似文献   
155.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56.
近50a来黑河流域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2009年间黑河流域及其周围15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观测数据,运用多年趋势线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黑河流域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黑河流域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β值为0.027℃/a),线性增长率为0.28℃/10a,相当于50年中气温升高了1.4℃,其中20世纪70~80年代气温上升缓慢,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温显著上升;空间分布上,年均气温变化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增温的趋势,其中流域中上游东部和下游地区气温升温幅度较大,以中游民乐和下游额济纳旗最为显著;流域年均气温变化存在着10~15年左右的主振荡周期和6年左右的次振荡周期,其中以1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最强;流域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发生突变,之后进入偏暖期;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使流域农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7.
应用鸡胚接种试验研究中草药的抗新城疫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效的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中草药,采用鸡胚接种试验测定了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的体外抗NDV作用.结果表明矮地茶、侧柏叶、贯众、诃子、虎杖、白蔹、夏枯草、黄连对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碳氮通量的活性有机质储量,以撂荒地、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持水量、粒径组成、分型维数和pH值,并应用H2SO4两步酸水解法测定了土壤活性和顽固性碳氮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5年弃耕撂荒地土壤理化特征及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最差,而沙棘灌木林和乔木林在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和有机质含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尤以混交林土壤质量最佳。有机碳和不同活性碳是撂荒地的2~3倍左右,总氮及不同活性氮提高幅度较小,在1.1~1.5之间。土壤活性碳氮受季节变化较大,其中活性碳季节变化幅度更为显著,同时季节效应因土地利用方式而异。土壤持水量、粘粒和分型维数与顽固性有机质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活性碳氮分别与有机碳和总氮显著相关。各监测指标显示在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自然次生混交林是最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9.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几种Bt cry基因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产物在pH 10.0的50mmol/L碳酸钠和20mmol/L乙醇胺溶解液中的溶解性 ,发现同样的Cry蛋白在碳酸钠中的溶解度大于乙醇胺。通过胰蛋白酶消化 ,明确Cry1Ca7、Cry1Ia8酶解产物为 38kD多肽 ;Cry1Ie1、Cry1Cb2、Cry2Ab4酶解产物为 41kD多肽 ;Cry1Ac酶解产物为60kD多肽。采用FPLC层析方法对 6种原毒素及其酶解后得到的毒素多肽进行了分离纯化 ,比较了原毒素和毒素的杀虫活性的差异。其结果表明 ,Cry1Ac的原毒素和毒素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 100% ,Cry2Ab4的原毒素的毒力高于其酶解毒素。  相似文献   
160.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抵御外部伤害,包括有害生物的入侵,其体内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