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72篇
  免费   3219篇
  国内免费   5052篇
林业   3343篇
农学   2806篇
基础科学   2732篇
  5352篇
综合类   25318篇
农作物   3573篇
水产渔业   1692篇
畜牧兽医   9173篇
园艺   4045篇
植物保护   2609篇
  2024年   355篇
  2023年   1169篇
  2022年   2676篇
  2021年   2459篇
  2020年   2285篇
  2019年   2325篇
  2018年   1696篇
  2017年   2613篇
  2016年   1708篇
  2015年   2636篇
  2014年   2743篇
  2013年   3185篇
  2012年   4541篇
  2011年   4567篇
  2010年   4435篇
  2009年   3922篇
  2008年   4002篇
  2007年   3491篇
  2006年   2737篇
  2005年   2114篇
  2004年   1421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839篇
  2001年   777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6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侵蚀影响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干扰条件下典型草原风洞试验的研究结果,计算了风蚀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养分、有机碳的损失及废弃地的形成等等),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人为干扰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明显减小由风蚀所导致的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而开垦和放牧则会增加其价值损失(包括速效养分、有机碳和废弃地形成)。总的来看,不同风速下不同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新开垦农田>农田>自由放牧草原>2003年禁牧草原>1987年禁牧草原;同时,风速越大不同干扰类型之间的价值损失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952.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建成后植被恢复效果、生长动态、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及其演替的分析表明:植物生长季节,垂穗披碱草人工、半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高度的增长趋势符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规律,植被盖度的增长趋势符合“快(初期)-慢(中期)-慢(后期)”的规律。人工草地建植后第二年,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优势种群特征、草场质量和土壤特征因不同草地类型而有所变化。人工草地在建成后4年内植物群落由“生产稳定性”急剧向“生态稳定性”转化,呈现出明显的退化态势,退化原因与毒杂草侵入和有效养分逐步匮缺有关。加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成以后的后期管理如灭杂、灭鼠、施肥和禁止放牧等,对防止人工草地退化,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稳定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53.
疯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来国外对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宿主植物体内生真菌分布、疯草苦马豆素种群分布特征及其与内生真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疯草及内生真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954.
9株猪瘟分离毒株的致病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9株临床表现强、中、低致病特点的猪瘟野毒分离株第3代细胞毒作为种毒,按3mL/头剂量分别注射猪瘟抗原及抗体阴性猪,再用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的血毒作为下一代接毒用种毒接种试验猪1头或2头,或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同圈放入1头或2头试验猪进行同居感染.如此进行,GDGZ1/95、BJCY1/96和JL1/94传至8代;FJFQ1/99传至7代;HeBHH1/95、HeNBY1/96、BJTX3/96、GXBH1/98和HeNXH2/98传至3代.结果显示:上述分离株传至3~5代过程中均表现出毒力增强的趋势,从3~5代传代到8(7)代的过程中毒力进一步增强并保持稳定,且均超过了标准石门强毒株的发病特点.所有试验猪均出现较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解剖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死后或解剖后的各种脏器经HCFA检查均为强阳性,这种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猪是猪瘟病毒的敏感动物,各毒株之间毒力没有明显差异.对其中7株分离株传代血毒部分代次E2基因主要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仅GDGZ1/95株从F1~F8代中的F6代有2个核苷酸的差异,引起1个相应氨基酸的变异,其余毒株的不同代次没有碱基发生变异,初步说明猪瘟病毒基因型表现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5.
鸡β-防御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β-防御素(gallinacin-3,Gal3)是鸡体内重要的防御因子,本试验研究了鸡Gal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规律,并探索了重组蛋白质的复性工艺.结果表明,加入诱导剂后1h,开始有可检出量的重组蛋白质表达,2h的表达水平已接近最大量;化学诱导剂IPTG 0.2~1.2mol/L对重组蛋白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经Lablmage软件分析,融合蛋白的产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35%以上,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所获包涵体用8mol/L尿素溶解后,分步稀释于含有氧化型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复性系统中,重组蛋白得到完全复性.12mg/L复性的重组鸡Gal3能抑制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24mg/L能抑制肠致病型大肠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56.
牛蛙(Rana catesbeiana)蛙皮抗菌肽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RT—PCR的方法从牛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大小为270bp的片段RCABP,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获得1个新的碱基序列。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一80L,获得融合表达质粒pQE一80L/DHFR/ABP,在1%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蛙皮抗菌肽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4%,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所构建的质粒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体外抑菌活性的蛙皮抗菌肽,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7.
感染性猪蛔虫卵以每头份3000个卵的量感染断奶仔猪,于第3天开始肌肉注射不同剂量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每天1次,连续4d。同时测定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饲喂2个月后收集猪粪便计算虫卵数。结果显示,感染猪出现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GOT、GPT、ALP、LDH等指标明显升高,经ICPs治疗后又恢复正常。粪便检查,ICPs高剂量组(16.08mg)的EPG(每克粪便虫卵数)为0,而ICPs低剂量组(9.45mg)的EPG为394,未经ICPs作用对照组EPG为2113,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ICPs对猪体内猪蛔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58.
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伪狂犬病病毒均能导致猪繁殖障碍,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本研究通过设计4对针对这4种病毒的特异引物建立了多重PCR方法,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可达到CSFV 10 TCID50,PPV 10TCID50,PRRSV 1 TCID50,PRV 100 TCID50 CSFV 10TCID50,PPV 10TCID50,PRRSV 1 TCID50,PRV 100 TCID50。同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猪瘟病毒石门株、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PRV闽南A株、PPV弱毒疫苗株、PRRSV KY 35株及PRRSV B13株6个毒株均能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而BVDV、BDV均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本方法的建立对于这4种病毒病的早期快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9.
根据已报道正常哺乳动物朊蛋白(Pr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法扩增了德州驴的PrP基因,将其克隆到T-Vector。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德州驴PrP基因片段为767 bp,该基因内无内含子,包含了驴PRNP完整编码区序列,编码256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推测其分子量约34 ku。通过对德州驴朊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其他7种动物的比较,我们发现有3个区域变异较大,分别与种属屏障和潜伏期有关。经推测驴的PrP基因型是ARQ型,对羊痒病中度敏感,但是至今没有马属动物感染羊痒病的报道。这为TSE种间传播的突破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60.
为检测松辽黑猪H-FABP基因位点多态性,应用PCR-RFLP技术(HinfI、HaeIII和MspI 3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了62头松辽黑猪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发现松辽黑猪在MspI多态位点上表现为单一的AA型;而在HinfI多态位点上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H的基因频率为0.7177,在HaeIII位点上也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d的基因频率为0.6210。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