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044篇 |
免费 | 16972篇 |
国内免费 | 1247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434篇 |
农学 | 7049篇 |
基础科学 | 7755篇 |
16657篇 | |
综合类 | 75385篇 |
农作物 | 10588篇 |
水产渔业 | 6202篇 |
畜牧兽医 | 24519篇 |
园艺 | 12182篇 |
植物保护 | 77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3638篇 |
2023年 | 3824篇 |
2022年 | 7650篇 |
2021年 | 7217篇 |
2020年 | 6717篇 |
2019年 | 6620篇 |
2018年 | 4879篇 |
2017年 | 7319篇 |
2016年 | 4777篇 |
2015年 | 7510篇 |
2014年 | 7994篇 |
2013年 | 9275篇 |
2012年 | 12798篇 |
2011年 | 13241篇 |
2010年 | 12772篇 |
2009年 | 11287篇 |
2008年 | 11206篇 |
2007年 | 10167篇 |
2006年 | 8166篇 |
2005年 | 6353篇 |
2004年 | 4138篇 |
2003年 | 2545篇 |
2002年 | 2461篇 |
2001年 | 2414篇 |
2000年 | 2143篇 |
1999年 | 738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苜一号)的生长条件进行控制,并在分枝期对其进行13C脉冲标记,收集标记后第6,12,18,24,30 d的叶、茎、根以及土壤样品,测定各样品中13C含量,以此来探讨苜蓿光合碳的吸收与转移.结果表明:苜蓿各组分光合产物的分配顺序为茎>叶>根;13C转移速率为叶>茎>根,随着时间的延长,苜蓿各组分13C含量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渗漏到土壤中的13C含量在0~10 cm土壤层显著高于10~20 cm,但10~20 cm的13C含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2.
跨省调入动物落地监管作为防控动物疫病的关键环节,对有效遏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县跨省调入动物落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通过向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0(对照组)、10、20、40 mmol/L)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特异性蛋白抑制剂氯化锂(Licl),作用细胞24 h,研究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不同浓度Licl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GSK3β、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mRNA水平及GSK3β、磷酸化GSK3β (p-GSK3β)、Cyclin D1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icl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Licl抑制GSK3β后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为20 mmol/L。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icl后GSK3β蛋白表达受到抑制,p-GSK3β蛋白表达上调,同时提高了Cyclin D1蛋白表达。表明GSK3β对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能力是负调控因子,失活的GSK3β通过Cyclin D1途径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 相似文献
34.
张维友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1-4
该文针对《羊城晚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对英语后缀-ese的来源进行了考证,通过实例对该后缀的构词规律、构成的词,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某些辞书上的提法值得商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文章认为,词汇的感情色彩源于语言运用的社会与文化,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36.
37.
不同生境下陌上菜的形态解剖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采用GMA切片等方法对不同生境下陌上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陌上菜种苗发育具有水生植物的特征:种子及种苗需浸水萌发及发育,具下胚轴毛,胚根发育迟缓。成株的营养器官兼具水生及陆生植物的结构特征:完全陆生的植株和湿生植株的气生部位具有较厚角质层,发达的机械组织及较发达的通气组织。完全水生的植株和湿生植株浸水部位的角质层和机械组织不发达,但通气组织非常发达。生殖器官:完全陆生和湿生的植株具有闭锁和开放2种类型的花,而完全水生的植株仅具闭锁花,从而保证了这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下均能正常结实。此外,陌上菜具有特立中央胎座。本研究首次揭示了陌上菜在不同生境下种苗发育、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结构的变化,完善了陌上菜的形态学,为进一步研究母草科的系统学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39.
3种中药超微粉的药理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制和开发速效、高效的新型中兽药制剂,本试验分别观察了三七、元胡、大黄超微粉对小白鼠的凝血作用、镇痛作用和肠蠕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三七超微粉具有显著的凝血作用(P<0.05),而三七普通粉凝血作用不显著(P>0.05);元胡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但元胡超微粉比普通粉的镇痛作用显著(P<0.05);大黄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肠蠕动作用(P<0.01),但是,在药物浓度相等时,大黄超微粉对肠蠕动的平均推进率比大黄普通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0.
为鉴定兔豆状囊尾蚴(C.pisiformis)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本研究根据带科其他种属绦虫14ku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C.pisiformis总RNA中成功扩增出长度为261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Tp14,预测其编码87个氨基酸。对其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蚴、猪带绦虫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85%,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表明该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二级结构、疏水性及抗原表位等方面的预测,认为其有望成为诊断或免疫用抗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