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832篇 |
免费 | 8713篇 |
国内免费 | 156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985篇 |
农学 | 9239篇 |
基础科学 | 7816篇 |
17003篇 | |
综合类 | 76058篇 |
农作物 | 10875篇 |
水产渔业 | 6266篇 |
畜牧兽医 | 24802篇 |
园艺 | 12193篇 |
植物保护 | 79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88篇 |
2023年 | 3349篇 |
2022年 | 7479篇 |
2021年 | 7364篇 |
2020年 | 6773篇 |
2019年 | 6763篇 |
2018年 | 5001篇 |
2017年 | 7494篇 |
2016年 | 4958篇 |
2015年 | 7785篇 |
2014年 | 8249篇 |
2013年 | 9622篇 |
2012年 | 13278篇 |
2011年 | 13728篇 |
2010年 | 13244篇 |
2009年 | 11701篇 |
2008年 | 11576篇 |
2007年 | 10593篇 |
2006年 | 8556篇 |
2005年 | 6767篇 |
2004年 | 4368篇 |
2003年 | 2765篇 |
2002年 | 2752篇 |
2001年 | 2639篇 |
2000年 | 2373篇 |
1999年 | 966篇 |
1998年 | 231篇 |
1997年 | 196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61篇 |
1993年 | 114篇 |
1992年 | 131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24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研究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不同毛色中的差异比较,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用RT-PCR法检测EDNRB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中的表达,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EDN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EDN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1651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DNRB蛋白在棕色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白毛组(P0.05);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EDNRB在羊驼皮肤的毛乳头、毛根鞘及表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棕色皮肤组织中显著表达(P0.05)。试验结果提示,EDNRB与羊驼黑色素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并参与了羊驼毛色和肤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952.
将镰形扇头蜱体内的抗菌肽M50全长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M50,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后,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eBacmid-M50,再转染到sf9昆虫细胞,进行M50重组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50基因在Bac-To-Bac杆状病毒系统中成功表达。带His标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5 kDa,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M50蛋白能被抗原核表达的M50蛋白的血清识别,也能被标签His单抗识别。 相似文献
953.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变异情况及评价作为H9亚型F株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2009年~2010年期间从免疫鸡群中分离的9个H9N2亚型AIV株进行血凝素(HA)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这9个病毒株HA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1 683 nt,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7%~98.9%,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2%~98.8%;分离株与F株的HA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6%~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9%~99.3%;9个分离株与F株均属于Beijing/1/94-like进化分支,但分别属于3个不同的基因亚型。免疫试验结果显示:3周龄SPF鸡接种F株灭活疫苗21 d后,产生的HI抗体效价在log2 9以上;而且免疫鸡对分离株及F株攻毒后的喉头和泄殖腔排毒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数据表明,F株灭活疫苗可以提供对这些分离株的有效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954.
ZHANG Yanfang XIE Zhixun ZENG Tingting LIU Jiabo XIE Liji DENG Xianwen XIE Zhiqin LUO Sisi HUANG Jiaoling WANG Sheng 《畜牧兽医学报》1956,51(10):2536-2546
This experiment was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the seven common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s include E. coli O157:H7, Salmonella, V. cholera, L. monocytogenes, C. jejuni, V. Parahemolyticus and S. aureus. Seven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the genes from each pathogen available in the GenBank database. Single and mixed pathogen DNA templat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ity of the GeXP-multiplex assay. Control group was set up,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and samples of different DNA concentrations were randomly combined to verif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and anti-interference of the established GeXP method. To certify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GeXP assay, it was evaluated using 120 clinical specimens that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PCR.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fragments of genes were amplified by the single and the multiplex GeXP PCR assay. The detection limit of GeXP was 103 copies·μL-1 when all of seven bacterial pathogens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ference assay showed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amplification peaks when different templat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GeXP multiplex PCR method was 2.50% (3/120)-15.83% (19/120) while the conventional PCR was 2.50% (3/120)-15.00% (18/120), and GeXP multiple PCR detected 8 more positive cases, which means that, the GeXP was mor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clinical samples. In conclusion, this GeXP-based multiplex PCR is a high-throughput, specific and sensitive test to detect seven common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s. This assay provides a method in rapid molecular diagnosis for mix clinical seven common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s. 相似文献
955.
956.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可从表达量、细胞量及细胞组成等多种角度描述样本,主要包括单细胞分离、mRNA反转录、文库构建、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单细胞分离是scRNA-seq技术操作的第一步,常用的细胞分离方法有连续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流式细胞术、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术和微流控技术。基于不同细胞捕获、cDNA扩增和文库构建开发了许多scRNA-seq方法,如CEL-seq2、Drop-seq、MARS-seq、SCRB-seq、Smart-seq、Smart-seq2等。与传统测序方法相比,scRNA-seq可识别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信息、记录细胞的空间位置、跟踪不同细胞谱系在分化过程中的轨迹,这为研究难以大量提取的肌内脂肪细胞分子特异性和发生分化过程带来极大便利。作者简要介绍了scRNA-seq技术的关键步骤,比较分析了单细胞分离和转录组测序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肌内脂肪细胞的起源以及scRNA-seq在肌内脂肪细胞的亚群和标记基因鉴定以及细胞分化轨迹追踪中的应用,以期为肌内脂肪... 相似文献
957.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除牛乳外,水牛乳、马乳、骆驼乳、山羊乳、驴乳、牦牛乳等特色乳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乳是婴儿最天然的理想食品,是婴儿早期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了更好的比较7种常见动物乳及人乳的差异性和优势性,本文总结了其在乳糖、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分方面的差异,发现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氨基酸种类丰富;马乳的乳糖含量最高;而骆驼乳的乳脂肪含量则较高,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也最高;驴乳相比于其他几种常见乳,则具有低脂高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58.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和RNA聚合酶亚基II(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RPB2)多基因方法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芩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发病时表现为地上部分枯死不发芽,靠近地表的根表面呈暗绿色水渍状,随后地下根木质部变软呈黄褐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1... 相似文献
959.
【目的】快速、准确和大范围地对天峻县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 )进行监测。【方法】利用天峻县 Landsat 8 OLI 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 43 处样点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 Adjusted Vegetation - Index, MSA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统计模型,分析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峻县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的统计模型的拟合效果不同;由 4 个自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建立的三次项回归模型在拟合精度上较一元线性和多元线性高,为 y=116. 12x3 –898. 48x2 +1 672. 1x–1 003. 4。【结论】 RVI 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三次项模型适用于监测天峻县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