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48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35篇
  150篇
综合类   31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金华佛手对HF的剂量反应及其急性伤害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熏气模拟试验研究金华佛手对氟化氢(HF)的剂量反应。结果表明,佛手出现典型伤害症状,幼叶先于老叶受害,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HF熏气质量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叶片氟含量越高。根据HF熏气质量浓度、时间和伤害程度,确定HF对金华佛手叶片的急性伤害阈值:1 6mg/m3×8h、2 0mg/m3×6h、2 8mg/m3×4h。  相似文献   
812.
以11个礼品西瓜品种为试材,在宁夏中部旱作区域进行了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果实品质、商品性和田间生长等指标,"明玉"西瓜表现最好,中心糖含量可达12.16%,667m~2产量为2 150.7kg,且不易裂果。可作为今后在宁夏旱作区域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发展的优势品种。  相似文献   
813.
查理思  吴克宁  魏洪斌  曾佩慧  肖晓薇 《土壤》2023,55(5):1114-1121
土壤微形态方法已广泛运用在遗址土壤研究中,可解读其蕴含的古人类活动信息。本研究在仰韶村遗址土壤前期研究基础上,采集多处文化层以及古土壤层、表土层,通过比较土壤微形态和理化性质差异,判别古人类用火和培土行为。结果表明:(1)用火影响的土壤基质主要呈红棕色,其中炭屑散乱分布,铁质垒结形成物主要呈团块状、碎屑状。细粒质受到火烧作用影响,经化学反应形成的铁质氧化物覆盖其上,显示出弱干涉色特征,多为无分离b-垒结。(2)培土影响的土壤中可以识别出人工痕迹,如平整的孔道和刮擦痕迹,紧密的不同土壤垒结之间存在清晰平整的界线,表明土壤被压实。部分细粒质受到人为刮擦作用影响,呈现条纹状b-垒结。细粒质与粗粒质除包膜状和桥接状外,还出现填集状,这也表明土壤被压实。(3)发现贝壳和碳化植物等侵入体,土壤微结构呈现海绵状。总体而言,土壤的宏观特征和基本理化性状印证了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与古人类用火和耕作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814.
  目的  果实的脱落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果实的产量。探究桑葚幼果在脱落过程中的代谢及生化反应,可为桑葚的脱落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白桑Morus alba幼果在落果和正常果的果柄离区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进行验证。  结果  经华大基因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计获得262.92 Mb的原始序列;桑葚幼果果柄在2种状态下共筛选到10 48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5 239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5 242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表达。经基因本体数据库(GO)功能富集分析,共发现37个显著性条目,大多数差异基因具有催化活性、膜的组成成分、氧化还原酶活性、膜的内在成分等功能;京都基因与基金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发现: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柠檬酸循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黄酮类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上。  结论  桑葚在脱落过程中受植物激素的调控,氨基酸、黄酮类次生代谢物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也能调控果实脱落。图9表2参35  相似文献   
815.
针对设施葡萄生产中光温逆境导致果实品质欠佳(着色差)的问题,对2个葡萄园转色期的‘巨峰’和‘巨玫瑰’葡萄进行每日补光试验处理(4:00—5:00和19:00—22:00),观察处理前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每日补光4 h处理后‘巨峰’和‘巨玫瑰’着色更深、更均匀,且补光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颜色指数,补光处理后葡萄果皮的花色苷含量提高了5.00~19.42 µg/g;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5~1.7 °Brix,葡萄糖含量增加了0.42~3.43 mg/g,最终成熟期提早了5~7天。综合试验结果可知,在葡萄转色期进行补光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红色系葡萄的着色问题,提高葡萄品质,对优质葡萄生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16.
研究将生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计算得出我国河西走廊陆地年生态系统效益总价值为 2 0 7.90亿元 ,为同期该区年国内生产总值 (1997年GDP188.0 3亿元 )的 1.11倍 ,其中森林年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为 2 3.6 8亿元 ,占生态系统效益总价值的 11.39% ;草地生态系统效益价值最高 ,占生态系统效益总价值的 79.4 9% ;而绿洲生态系统价值则很低 ,表明了绿洲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817.
西藏疯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查阅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西藏共有疯草类有毒植物22种,其中棘豆属植物14种,黄芪属植物8种。疯草对西藏草地畜牧业生产危害十分严重,引起大批牲畜中毒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影响畜种改良,畜群结构严重失衡;破坏草地生态平衡,致使草地退化。西藏目前针对疯草的防除措施主要有人工挖除和应用化学除草剂灭除,并且应用解毒药物和生态控制工程预防和防治牲畜疯草中毒。疯草类植物虽然有毒,但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和含硫氨基酸,粗纤维含量较低,可作为动物饲料或药物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18.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外试验,以长汀县封禁(M1)、乔灌草混交(M2)、全坡面播草(M3)、低效林改造(M4)、条沟草灌带(M5)这5种治理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开垦地(CK1)和裸露地(CK2)为对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土壤抗蚀性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耦合分析对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5 > M2 > M3 > M4 > M1 > CK2 > CK1;(2)>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抗蚀性的主要因子;(3)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灰色关联度较高(0.696),M3的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系统耦合度最高(0.883)。研究结果为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9.
【目的】克隆水稻氨基酸透性酶基因OsAAP14的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时空表达特性,为解析氨基酸转运基因生物学功能及了解水稻对有机氮源的响应和氨基酸吸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扩增OsAAP14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与pCAMBIA1391Z空载体质粒连接构建出启动子-GUS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水稻中花11愈伤组织,获得OsAAP14基因的启动子-GUS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不同组织部位进行GUS染色,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各组织细胞部位表达,经5种不同氨基酸处理后进行根部GUS染色,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AAP14基因在GUS染色部位的相对表达量,最后综合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OsAAP14基因启动子序列为1993 bp,与参考序列日本晴OsAAP14(LOC_Os04g56470)序列一致。该启动子序列含有MBS、P-box、ABRE、CGTCA-motif等激素或胁迫响应元件。从OsAAP14基因的启动子-GUS植株T0代中鉴定获得16个阳性转基因株系。T1代材料不同组织部位GUS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均显示,OsAAP14基因在水稻芽伸长的基部和叶片相对表达量较高,在根、叶鞘和穗也有一定表达,但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石蜡切片分析结果显示,OsAAP14基因在根部皮层薄壁细胞、叶片的叶肉细胞、穗的颖壳内部细胞有较高的表达。碱性氨基酸的组氨酸处理下根中的OsAAP14基因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提高(P<0.05,下同),且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下,根中的OsAAP14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显著提高。【结论】OsAAP14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均有表达,正常情况(未处理)下在水稻基部和叶片中相对表达量较高,但外源氨基酸和激素处理时,在根中该基因被诱导表达上调,说明OsAAP14基因正常情况下可能主要参与调控水稻地上部分氨基酸的运输,但当外界氨基酸和激素含量增加时则参与调控水稻根部氨基酸的运输。  相似文献   
820.
为确保稻虾共作的安全生产、社会供应以及政府政策的有效制定,须准确获取稻虾共作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及变化信息。现有稻虾养殖田提取方法以中分辨率时序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结果存在边界粗糙且噪声较多等问题。为获取精度高、边界规整的稻虾养殖田提取结果,该研究以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辅助任务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edge assisted segmentation network(EASNet)。该模型首先将稻虾养殖田特有的边缘“虾沟”作为一种辅助信息在设计的边缘辅助模块单独分割,然后将该模块的输出与主任务分割模块输出进行融合,使主任务既增强了稻虾养殖田边界结构信息,又能学习到稻虾养殖田特有的空间及语义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在边缘辅助模块的增强下,稻虾养殖田分割结果更完整,边界更清晰,其语义精度的交并比和边界精度的F1分数分别提升了1.5%、5.8%。整体语义精度的召回率、交并比、F1分数分别达到0.970、0.964、0.930,边界精度的召回率、F1分数达到0.864、0.859,松弛边界精度的召回率、F1分数达到0.876、0.913。将训练好的EASNet模型应用到盱眙县全域,得到2020年盱眙县稻虾养殖田空间分布图,在与传统的水体季相差异法、随机森林方法提取的稻虾养殖田结果的对比中,该方法取得了总体精确度为96.71%及Kappa系数为0.934的最优结果,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稻虾养殖田提取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