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7篇
  34篇
综合类   205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库姆塔格沙漠西缘风况特征及沙丘运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风况资料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分析研究区域的风况特征及沙丘运移特征,并研究沙丘年运移速度、方向及其规律,对防沙治沙手段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研究区年平均风速为1.535~1.768 m/s,起沙风平均风速最高值出现在5,6月,全年起沙风平均风速的最低值出现在1月。(2)起沙风和输沙势主要分布在WSW、W、WNW和NW方位。(3)输沙势为0~26 VU,属于低风能环境;风向变率为0.5~0.9,属于中风向变率,钝双峰风况。(4)研究区沙丘年平均移动速度为12.26 m/a,沙丘平均年前移值在10 m以上,属最快速类型,平均移动方向为125.13°,与当地合成输沙方向基本一致。(5)沙丘运移速度与沙丘高度、宽度呈负相关关系,除沙丘高度、宽度以外,风速、输沙势、沙丘密度也影响沙丘的运移速度。  相似文献   
542.
世界上进行抗寒葡萄育种的国家主要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本文就3个国家的主要育种机构、育出的品种及在生产上的推广利用情况进行总结。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丰富的山葡萄种质资源育出了‘双优’‘双红’‘北冰红’‘北玫’‘北红’等十余个优质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面积接近1.7万公顷,占我国酿酒葡萄面积的18%左右。俄罗斯开展抗寒葡萄育种的研究机构曾经有近十家,推出几十个品种,但种植面积并不大。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推出了一系列鲜食、酿酒、制汁等用途的抗寒品种,最重要的冰酒品种是‘威代尔’,已在加拿大和中国进行较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43.
544.
Snail家族基因编码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通过结合下游基因参与了多个生理水平的调控,在上皮-间质转化、胚胎发育、免疫调节、癌细胞迁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Snail家族基因参与了脂肪的生成和脂代谢过程,同时也是肌生成决定因子(MyoD)的下游靶基因,也可能参与了肌肉发育调控。因此,Snail家族基因在脂肪生成、肌肉发育及脂代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影响哺乳动物特别是农业动物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一类重要候选功能基因。作者介绍了Snail家族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基本生物学功能,简述了Snail家族参与Wnt/β-catenin、Notch 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式,总结了Snail家族基因在哺乳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和调控方式。然而,目前关于Snail家族基因在协同参与哺乳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中扮演的角色仍待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一般认为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Snail家族近年来也被发现具有转录激活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实现的仍未知。因此,Snail家族基因在调控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脂肪生成和脂肪水解过程的动态调控及其转录激活作用的发挥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为解析Snail家族基因在肉质性状形成过程中的遗传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5.
大鲵脂肪组织分布及其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鲵的尾部开始,每隔1 cm切取大鲵肉块,观察其脂肪组织分布;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脂肪细胞;通过流变仪测定大鲵脂肪粘度;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鲵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大鲵脂肪主要集中于尾部2/3处至尾尖,尾部2/3处至尾鳍部脂肪含量显著减少,尾鳍部只存在极少量的皮下脂肪;脂肪细胞有较强的流动性,易变形、易碎;脂肪具牛顿流体特性,粘度为0.0289Paos;大鲵脂肪主要含13种脂肪酸(C18:124.2%,C16:015.4%,C16:113.7%,C18:28.2%,C20:56.7%,C18:34.5%,C22:64.3%,C14:13.0%,C18:02.8%,C22:52.6%,C20:42.2%,C17:02.0%,C17:11.9%)。  相似文献   
546.
酸化处理防止玉米青贮饲料二次发酵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玉米青贮饲料(扶风、岐山、五泉、夹道)样进行酸化处理,研究了酸化处理在防止青贮饲料二次发酵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表明,青贮后的玉米pH值与营养成分呈负相关,而酸香味、绿色程度与营养成分呈正相关.二次发酵后,各青贮饲料pH值升高,营养成分(CP、CF、NFE)下降.酸化处理可以显著延长青贮饲料二次发酵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0.05),酸化剂最佳添加量为每250 g青贮饲料中3 mL.  相似文献   
547.
肠道是机体内外环境的交汇点,易遭受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刺激,导致上皮结构受损、功能紊乱和微生态失调,进而造成畜禽生长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位于隐窝基底部的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ISCs)驱动的肠上皮细胞更新是维持上皮结构的动力所在,也是肠道损伤修复的必要途径。ISCs活性受微环境中各种分子信号的协同调控,而Janu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是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共同途径。这些细胞因子可结合细胞膜上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激活JAK,促进STAT磷酸化并入核,引起周期相关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等靶基因的转录,从而控制ISCs增殖、凋亡和分化命运,维持隐窝绒毛轴的有序结构。此外,ISCs周边的辅助型T细胞(Th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和干扰素(interferons,IFNs)与ISCs胞内的JAK/STAT信号通路串联,以实现肠细胞对损伤刺激做出快速应答,加速肠道干细胞分裂,促使肠上皮再生。作者重点阐述了JAK/STAT介导ISCs维持肠上皮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以及Th细胞如何调节ISCs向功能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某些畜禽疾病发生时该信号通路的异常变化,并指出在下一步研究中可将肠道类器官等新兴研究模型纳入动物肠道发育和疾病诊断的研究和实践中。对JAK/STAT的精准调控,有望揭示隐窝-绒毛轴更新规律,为建立科学的营养调控技术方案、改善畜禽肠道及机体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8.
植生工程是边坡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探讨废弃菌渣在植生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食用菌栽培的废弃菌渣作为植生基材的有机质材料,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保水剂,将其与土壤、水泥、肥料、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种子按不同配比混拌后形成不同植生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宽叶雀稗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生基材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随着土壤比例的减小和菌渣比例的增大,宽叶雀稗种子发芽速率加快,促进萌发和幼苗生长,土壤:菌渣比为0:4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佳,显著优于其他配比。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土壤:菌渣比为0:4时,PAM添加量2.0%加速发芽过程,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PAM添加量为1.0%时,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较小,但PAM添加量2.0%时,对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菌渣配比和PAM对萌发幼苗的生理指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指标变化特征不同,但均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植生工程中菌渣含量高、PAM添加量0.5%~1.0%对宽叶雀...  相似文献   
549.
为进一步明确关中地区基于牧草种植和传统农作物生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单播紫花苜蓿(A)、玉米(M)、小麦(W)及套种紫花苜蓿和玉米(AM)四年后土壤碳氮含量、稳定性同位素、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全氮(TN)、同位素氮(δ15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蔗糖酶(SUC)、脲酶(UR)和中性磷酸酶(NP)均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此外,AM的根际土壤全碳(TC),TN和MBC显著高于单播作物。土壤TC和TN分别与δ15N,MBC和NP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冗余分析中土壤C,N及微生物生物量分别解释了酶活性变化的50.86%和69.81%。因此,关中地区基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能够实现C,N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土壤的可持续生产。本研究从土壤理化性质的角度为关中地区落实“粮改饲”等政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0.
利用初生荷斯坦牛的成肌细胞,在不同代次以含体积分数为2%马血清的DMEM进行诱导分化,在之后0、2、4、6、8、10d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检测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牛肌肉发生过程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肌性相关基因MyoD(生肌决定因子)、MyoG(肌细胞生成素)以及非肌性相关基因A-FABP(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1各代细胞在诱导培养4d后开始有肌管形成,其后越来越多,8d时达高峰。2成肌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过程中,MyoD、MyoG、A-FABP基因都呈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3高代次成肌细胞比低代次细胞增殖慢,而且在诱导分化后,肌管的数目明显变少;MyoD、MyoG、A-FABP随着代次的升高而下降。故推断MyoD、MyoG以及A-FABP基因会在成肌分化开始后的不同阶段被激活,从而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成肌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