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从新疆采取了8个地方绵羊品种的血液样品171份,提取绵羊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绵羊PRNP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对它们的PRNP基因型进行研究,确定了PRNP基因136、154、17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为136(A/A),154(H/R)和171(Q/R/H/K),结果发现所检测的新疆地方绵羊品种PRNP基因136位密码子均为A,其基因型均为A型痒病抵抗性基因型。  相似文献   
52.
五种热带相思三年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我们引进5种乔木型热带相思(Acacia spp.)的不同种源,分别在我国热带地区的海南岛琼海县白石岭林场和广东省遂溪县进行试验,现将3年种源试验初步结果简介如下。 一、试验点立地条件及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5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香菇胞壁多糖(Lwp)的纯度、分子量及基本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wp分子量为245 742 u,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极少量的甘露糖;Lwp中1→4糖苷键残基比例为42.7%,1→6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8.1%,1→3糖苷键残基比例为11.1%,1→2糖苷键残基比例为8.1%。  相似文献   
54.
利用RACE技术和RT-PCR相结合,从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果实中克隆获得长度为1798 bp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β-cyclase)基因ChLCYb的cDNA全长序列,开放读码框为1515 bp,编码50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ChLCYb具有植物LCYb保守区(Plant LCYb conserved region)、FAD/NAD(P)结合区(Dinucleotide-binding signature)、"Cyclase motif 1"、"Cyclase motif 2"和"lycopeneβ-cyclase motif"等典型结构特征,在N–端存在1~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转运肽信号序列,在85~106、209~227、373~391和460~480氨基酸区域包含4个跨膜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hLCYb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幼果,在根中最低;在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ChLCYb表达量高于果肉,果皮中ChLCYb表达量先升高,在花后90 d左右表达量最高,然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果肉中ChLCYb表达量相对平稳。ChLCYb表达模式与果皮和果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r=0.824和r=0.712,P0.05)。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体系诱导表达了ChLCYb蛋白,并证实其可催化工程菌株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转化,其转化效率达71.22%。在番茄中超量表达ChLCYb促进果实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的转化和积累,转基因株系L-11号果实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高达692.18μg·g~(-1) DW,是非转基因对照的4.42倍。  相似文献   
55.
海涂围垦区是陆海过渡带,围垦区土壤的传统洗盐和培肥技术易威胁近海生态环境,因此,探索新型、生态的盐土改良技术十分重要。该研究初步研究了新型微生物改良基质的盐土改良功能,结果表明微生物改良基质效果显著。相较于对照处理,微生物改良基质处理水稻产量增加了83.2%(P<0.05);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3.80%、20.00%、6.80%、2.30倍、53.00%、31.00%(P<0.05);土壤容重降低了6.90%;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0.30、11.20和3.18倍;水稻生育期累积灌溉水量减少了35.20%;0~10和>10~20cm土层可溶性盐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61.10%和54.40%。微生物改良基质能够在短期内加速盐分洗脱,提升土壤质量,是海涂新围垦区盐土改良的生态高效措施。  相似文献   
56.
微生物菌丝能够固结有机物物料形成的封闭覆盖物,实现对土壤的有效覆盖。【目的】微生物基覆盖材料的应用可降低海涂土壤蒸发、增强土壤水分入渗、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稳定,有利于减少表层土壤盐分累积,加速盐分洗脱。【方法】设置原始匡围滩涂处理(RCS,滩涂匡围完成后不进行人为处理)、常规处理(CVT,淡水洗盐+牛粪堆肥,牛粪堆施用量为4500 kg/hm2)、田菁处理(SES,常规处理+田菁种植,田菁播种量为18 kg/hm2)和微生物基覆盖材料(Microbiological Covering Materials,MCMs)处理(MCT,田菁处理+微生物基覆盖材料,覆盖量7500 kg/hm2),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滨海重盐土壤理化性状及盐分迁移影响。【结果】相较于SES处理,MCT处理单位面积田菁生物量显著增加,增加了约75.83%。相较于原始匡围滩涂(RCS)处理,MCT处理表层土壤(0~10 cm)田间持水率增加了25.23%;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增加了37.34%、36.17%、19.67%,体积质量分别降低了9.52%、9.46%、8.67%,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4.55%、13.33%、10.54%;0~3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量和速效钾量显著增加,各土层有效磷量分别增加了160.52%、297.58%、280.84%,速效钾量分别增加了186.25%、90.08%、6.00%;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量显著提升,各土层分别增加了505.88%、594.44%、372.45%,可溶性盐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87.25%、85.44%、77.12%。【结论】MCMs覆盖显著增加了田菁的生物量、改善了土壤性状、增加了土壤养分、加速了土层盐分垂向迁移和降水入渗。因此,微生物基覆盖材料的使用可以加快滨海滩涂重盐土土壤中盐分的洗脱速率,促进耐盐植物生长,有利于滩涂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7.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免疫程序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到免疫效果,因此养殖场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的疫病种类、疫病流行情况、抗体水平、免疫途径、疫苗种类与性质、种畜禽来源、饲养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8.
为建立同时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尼帕病毒(Ni V)、猪水疱病病毒(SVDV)以及口蹄疫病毒(FMDV)等4种猪源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Gen Bank中登录的参考病毒株序列,针对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单一PCR基础上对多重PCR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各项反应条件优化,确定ASFV、Ni V、FMDV、SVDV引物体积比为2:1:1:1,退火温度为57℃以及35个循环时,扩增效果最好。敏感性试验显示,ASFV、Ni V、FMDV和SVDV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0.0、46.0、20.9以及37.0 copies/μL。特异性试验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不与猪圆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4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与单一PCR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本方法的建立为ASFV、Ni V、FMDV和SVDV4种猪病的快速检测、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9.
小麦细胞壁糖蛋白的耐盐性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小麦盐胁迫处理后发现,强耐盐品种(961、R-025、鲁德1号和R-017)细胞壁结合的羟脯氨酸及糖蛋白合成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东103和中国春);品种间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其耐盐性关系不明显。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盐胁迫过程中强耐盐品种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层明显增厚、致密,而盐敏感品种则变薄、脱落甚至完全消失,游离到细胞间隙中。细胞壁糖蛋白的积累是小麦品种耐盐性反应的重要生化机制,在小麦的耐盐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烤烟新品种‘NC297’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方法]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连续多年多点的示范试验,研究‘NC297’的生态适应性。[结果]‘NC297’在不同海拔的适应性广,烟叶产量(其产量为2016~2562kg/hm2)、抗性、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较为协调兼顾,与其原生地表现相似。该品种具有耐肥性较好、抗病性较强、优质适产和易烘烤等特点,烟叶外观质量综合评分高,糖碱比和两糖差值较为合理。在香气的甜韵感和丰富性方面表现优于对照品种‘K326’和‘云烟87’,吸食品质彰显清香型风格,是适宜于在1600~1800m中海拔地区的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和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5000~16500株/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P2O5∶K2O=1∶1∶3(W/W/W),施氮量田烟N105~135kg/hm2、地烟N75~105kg/hm2。[结论]‘NC297’在不同海拔的生态适应性及品质特性较好,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