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2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6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27篇 |
农学 | 814篇 |
基础科学 | 487篇 |
974篇 | |
综合类 | 1850篇 |
农作物 | 307篇 |
水产渔业 | 251篇 |
畜牧兽医 | 1001篇 |
园艺 | 190篇 |
植物保护 | 3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67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246篇 |
2018年 | 175篇 |
2017年 | 204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312篇 |
2012年 | 378篇 |
2011年 | 429篇 |
2010年 | 420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320篇 |
2007年 | 314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270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41.
142.
河豚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都有发现.除河豚外,河豚毒素还在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蠕虫、蝾螈、青蛙等其他物种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分布.不同动物产生、富集河豚毒素的机制可能存在很大差别,但是河豚毒素对其携带动物在自然选择进化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对河豚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豚毒素的分离纯化、检测分析及抗体制备等方面,而对河豚毒素产生的分子机制及生态作用的研究还很少,文章通过综述国外对河豚毒素分子机制及生态作用的研究,进一步阐释动物携带河豚毒素的分子机制及河豚毒素对动物的重要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Genomic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growth hormone and its expression response to different feed types in golden pompano Trachinotus ovatus (Linnaeus, 17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46.
结合鱼类的集群行为,探究了在流水和静水处理下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的光强偏好。实验流速工况设置包括静水和流水(流速为0.1m/s),光强水平设置为0、10、20、40、70、110lx,并依次进行了实验对象的个体(1尾)实验和群体(5尾)实验。结果显示:(1)个体流水处理在不同光照度水平下的吸引率和排斥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个体静水处理20lx和110lx组的光吸引率显著大于40lx和70lx组(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流速和实验鱼数量下的光吸引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群体流水处理、群体静水处理、个体流水处理、个体静水处理。光排斥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静水处理、个体流水处理、群体静水处理、群体流水处理。研究表明,一定水流速度能够刺激鲢幼鱼趋流,从而提高光的吸引作用,且群体的趋光性要强于个体;(3)流水处理下,鲢幼鱼的最近邻距离(DNN,群体紧凑程度指标)随光强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集群程度先升高后降低,其中,70lx水平对应的DNN显著高于0lx(F=1.489,P0.05),而静水处理下各光强水平对应的实验鱼DNN无显著性差异(P0.05),集群行为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7.
添加微生态制剂及投饲模式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2~18℃,将体质量(3.37±0.15)g的仿刺参幼参饲养在容水50 L的塑料槽中,研究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及不同日投喂量对幼刺参生长及养殖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以3d日投喂量相同(1∶1∶1)及3d日投喂量不同(5∶3∶2)的投饲方式,微生态制剂饲料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加入4.5ml有益复合微生物菌群与芽孢杆菌混合液,并于30℃水浴中预处理12 h以上而制成.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刺参质量增加率、日质量增加和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1∶1∶1方式和基础饲料组(P<0.05);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饲料表观消化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8.
高寒鲤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了高寒鲤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是:高寒鲤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2n=100=28m+28sm+44stt,染色体臂数NF=156。 相似文献
149.
旨在获得转淀粉分支酶反义SBEⅠ基因的‘华南木薯8号’转基因植株,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木薯淀粉品质打下基础。在建立了木薯从胚状体子叶到完整植株的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用块根特异表达启动子Sporamin驱动的木薯淀粉分支酶SBEⅠ反义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华南木薯8号’进行遗传转化。共接种‘华南木薯8号’子叶517块,获得7株生长良好的转化再生植株,转化再生频率达到1.35%。经PCR检测,其中5株转化再生植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证实木薯淀粉分支酶SBEⅠ反义基因已整合进了‘华南木薯8号’基因组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可以将淀粉分支酶SBEⅠ反义基因导入到‘华南木薯8号’基因组中,获得了5株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50.